社群、断裂、归根—一种土地伦理的构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从殷周之际走上了一条文明的独特发展模式——周文汉制:意识形态的儒家宗法伦理,保障了亲亲的政治温情;社会下层依靠循吏条教,保证了中央王朝行政命令的时效性。自宋代以后的近世社会,儒学呈现出地域性分殊的一面,濂、洛、关、闽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地域学风,这样的区域性差异甚至影响到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格局。关学——肇端于北宋时期的张载,他思想既重视形而上的本体构造,又能够扎根乡土宗法。张载的形下条教的路子被他的弟子蓝田三吕继承,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乡规民约,调整社群内部的伦理纠纷,策励道德先进。这一儒学社群范型,一直到民国时期仍有关中学人接踵先贤,在一些社区损益革新后实行倡办。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宗法制度遭受到一次灭顶之灾,批判者对于宗法、家族对个人的桎梏压迫一昧打到,未经考量。本文将视角锁定在一个乡间的理学学者——杨昌年。民国末年,他和其他诸位儒家士绅在家乡创办的团练制度,在社区内部按照《吕氏乡约》制定约法,汇集礼、乐、兵、农、刑、政为一体。积极的防备匪患、发展生产,支持国民革命。在1911—1934年期间,在昌年等人的治理之下的到贤镇俨然一片华胥古风。文章试图围绕这一社区如何在变迁的时代中进行内部的调试,基于技术、个人主义这一现代性的断裂做一番形上反思。从而除过对杨昌年先生的团练制度历史评价外,进而呼唤一种大地精神。因此本文拟定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简单交代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所依托的前辈学人的理论资源,侧重对自己研究视角、方法的澄清。重心放在地域性儒学社群的强调,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特点概括的普遍性。第二章文章简单的追溯了殷周之际的伦理革命,以及儒学发展到近代大体呈现出的脉络:巫祝之儒→教化之儒(先秦形态)→王者之儒→教化之儒→王者→教化的动态演化过程。着重放在宋代以后儒学的基层化转向。第三章分析了技术、个人主义这种现代性的断裂对于传统礼法社会的解构,以及文化内部结构的自我调适。第四章是文章的重心,集中运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结合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杨昌年与富平县东四团团练制度做一深入的历史描述,彰显这一儒学地方性知识的独特性。第五章归根。首先对“根”这一意象做了一番语词考证和哲学阐释,内在的逻辑紧跟第三章和第四章,技术其实对“根”的“脱域”,最后文章以海德格尔的话简括乡土士绅身上的大地精神与世界的关系。
其他文献
《内经》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配属关系、反佐学说、毒药学说等理论中蕴涵有相反相成用药配伍思想的理论,这些理论弥补了目前在对包含"十八反""十九畏"等相反、相畏用药理
<正> 各位站长、各位机手、同志们: 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配合和推进全省“十万农机闹春耕”活动,今天全县“铁
<正>"一带一路"战略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宽广的战略平台,对内能够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对外则能够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从而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形
调查了重庆市主城8区107条道路的主要园林植物、抗污植物、观花观果植物、乡土植物共100余种。利用频度分析,得出重庆市乡土植物应用较少,应适当增加各种乡土植物的应用。
本研究以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金缕梅园为试验地,结合试验地具体生境条件,模拟立地条件与之相近的天然次生植物群落的结构,并对其中的主要建群树种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
随着网络规模的飞速增长,Internet的控制机制和行为特征也日趋复杂,在认识网络的行为特征和性能表现,辅助网络宏观布局和管理,优化整体性能,保证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推动信息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以破解“三农”问题已经取得普遍共识。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农村人口转移输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尤其在温州这个经济发达、人多地少的城市中,房地产业的竞争更是强烈。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规范和科学,人们对
<正> 在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二期《浅谈眩晕证》一文中,笔者对眩晕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分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论述。本文则对眩晕证的辨证施治问题简述如下: 1.风眩:《诸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