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ne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发生。一方面由于公民民主政治和参与意识的提高,他们越来越频繁的表达看法和观点,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表达渠道不畅,互联网的便捷开放等特性也为公民表达观点和看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但这使得政府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既不能放任其发展,也不能强力打压,因为放任发展会激发矛盾,强力打压又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政府如何有效的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便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由绪论、相关概念理论、舆论指向、政府应对策略、结语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的相关背景。包括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介绍了群体与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特点、相关理论及运用。并从责任政府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及社会建构理论出发来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指向。从网络舆论生成的三个方面出发,并结合“广东乌坎”事件和“上海地铁追尾”事件,分析政府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不足和经验,指出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指向为维护公民权利,表现在个体权利的诉求和对公共权益的监督。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对策部分。结合案例中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做法,说明政府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应着眼于维护公民权利,政府应该尊重网民合理诉求、重视主体间的合作、培养主体间的信任度、实现权力和权利的对话。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在网络群体性事件日益常态化的今天,政府应该接受监督与自我完善,正视利益诉求,平衡利益、协调关系,只有政府法治至上,民众自然也会理性至上。
其他文献
IC设计总体包含了语言级(Language Level)、门级(Gate Level)、晶体管级(Transistor Level)的电路设计层次,电路的数字合成(Digital Synthesizing)生成实体电路所需要的输出
人文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基础之上,旨在使人成其为人,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所熏陶反映出来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
阜新市作为曾经辉煌的煤电之城,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萎缩,已经成为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试点市。如何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青少年人格特质、网络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工具为《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问卷》
"后现代"是一个最早在先锋艺术领域兴起、后来逐渐蔓延到社会文化各领域的词语。要完整地理解后现代语境中儿童与儿童观的变化,应从本质论和建构论的辩证视角,来看待和分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