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腰椎侧前方入路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侧路融合手术。既往研究表明侧路融合手术对于退变性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的间接减压效果不一,对于重度中央椎管狭窄效果不明确。目的:1、研究OLIF间接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变化。探求中央椎管容积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症状缓解的相关性。2、分析轻、中、重度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行OLIF术后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对比不同狭窄程度病人行OLIF术后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差异。初步探索重度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行OLIF手术的疗效。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04月至2018年02月采用单独OLIF或OLIF术后二期联合后路通道减压辅助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通过测量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手术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侧椎间孔面积、椎管横截面积、椎管前后径、黄韧带横截面积、融合器位置、融合器角度等参数的改变进行影像学变化评估。对比术前术后各参数的变化。并将影像学各参数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与中央椎管横截面积变化进行线性回归分析。2、采用中央椎管狭窄分级方法Yong分级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组,A组为轻度椎管狭窄、B中度椎管狭窄,C组为重度椎管狭窄。分析三组病人手术前后影像学和临床疗效变化,并将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1名患者。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0.77 cm,椎间孔高度平均增加0.73 cm,手术节段前凸角平均增加3.98。,腰椎前凸角增加3.65。,椎管横截面积增加38.43 mm~2,矢状位椎管前后径增加4.61 mm,黄韧带横截面积减少33.78mm~2,右侧椎间孔面积增加34.32mm~2,左侧椎间孔面积增加35.63 mm~2,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融合器中心点位于椎体中1/3的占85.2%,融合器角度平均为13.56。。VAS改善率为51%,ODI指数改善率为66%。线性回归分析示椎管横截面积变化幅度仅仅与术前椎管横截面积呈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无显著关系。2、轻度狭窄(A组)共21人。VAS改善率为63.0%,ODI指数改善率为73.1%。椎管横截面积改善率为26%。1人因融合器塌陷症状复发,行后路通道减压后缓解。中度狭窄(B组)共29人。VAS改善率为62.8%,ODI指数改善率为74.5%。椎管横截面积改善率为44%。所有患者未行直接减压。重度狭窄(C组)共11人。VAS改善率为62.9%,ODI指数改善率为77.5%。椎管横截面积改善率为53%。1人OLIF手术后症状缓解不满意行后路通道下减压后缓解。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椎管横截面积和椎管前后径A组大于B组大于C组。椎管横截面积与椎管前后径扩大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B组、A组。术前VAS评分、ODI指数C组大于A组、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月随访,VAS评分和ODI指数的改善率C组大于A组、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过严格的患者筛选,退变性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行OLIF手术,影像学结果显示了良好的神经间接减压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重度椎管狭窄病人的中央椎管减压幅度大于轻、中度,其余影像学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病人获得相似且良好的临床疗效。经过严格的患者筛选,重度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症可以作为OLIF手术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