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无线移动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通信速率越来越高,传输信息量越来越大,通信设备和系统面临的干扰也日趋严重。通信现有抗干扰手段通常以较多频带资源为代价换取系统抗干扰性能,但是通信资源毕竟有限。如果能够在传输用户数据本身所需资源上容忍干扰信号的存在,以数据处理算法实现用户信号的正确传输,将可以实现容扰通信系统的高效性与高质性。本文结合压缩感知,提出信道侧OFDM压缩感知抗干扰通信传输系统,突破传统采样限制,以信号本身稀疏性实现接收端的信号恢复。文章首先简述了压缩感知和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然后搭建压缩感知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常用观测矩阵和常用重构算法的性能。进一步地,通过对信道编码信号稀疏性的探索,提出信道侧压缩感知抗干扰通信系统。然后对系统的四个部分:通信信号的稀疏表示、投影变换过程、有扰传输过程、信号的重构进行介绍,进而对系统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本文提出了等效观测矩阵的概念,将观测矩阵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应用于信道之前与信道之后。重点研究了在采用等效观测矩阵和传统单层观测矩阵时,不同数据分组长度对幅值重构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体现了观测矩阵分阶设计的优势。最后定义了衡量通信系统容扰性能与算法性能的评判指标。在不同的干扰类型下,通过仿真对比了信道侧OFDM压缩感知传输系统和传统只考虑信道编码的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同时分析了信道侧压缩感知系统在不同干扰下的算法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