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审前证据交换和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为标志,我国民事诉讼中严格意义上的审前程序初步确立。但是,由于这一程序在内容上存有欠缺,在功能上不够完整,致使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其公正性与效率性价值也不能充分实现。文章从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功能及其价值分析入手,初步探讨了市场经济、诉讼模式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关系,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立法、司法状况及其缺陷的考察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初步设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审前证据交换和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为标志,我国民事诉讼中严格意义上的审前程序初步确立。但是,由于这一程序在内容上存有欠缺,在功能上不够完整,致使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其公正性与效率性价值也不能充分实现。
文章从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功能及其价值分析入手,初步探讨了市场经济、诉讼模式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关系,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立法、司法状况及其缺陷的考察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初步设想。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开庭审理前一个特定的程序,一般指自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或案件在法院系属之日起至开庭期日之前的诉讼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交换诉答文书和证据,通过当事人自认,排除无争议的事实进入庭审,通过审前会议等程序,加快诉讼进程,促进当事人通过和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其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由当事人确定争点。它主要通过交换诉答文书和证据来完成;二是固定证据。即证据应当由当事人在审前提出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否则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原则上将失去提出该证据的权利,它通过设立举证时限制度并向当事人限期举证来实现;三是促进当事人通过和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它主要通过审前会议和附设于法院的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程序来达此目的。上述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实现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方面的立法不断得到充实,其突出表现则是审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但仍未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审前程序。跨入21世纪以后,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所设立的证据交换和举证时限制度为标志,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初步确立。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各地法院对设立审前程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纷纷出台有关证据规则,为审前程序的确立积累了一定经验。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司法资源的状况。前者对审前程序具有决定性影响,决定着审前程序的基本状态,而后者对审前程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借鉴外国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应当设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具体设想是:
1、设立诉答程序。
2、完善证据交换程序和举证时限制度。
3、建立和完善当事人调查取证权的程序保障制度。
4、设立审前会议程序和审前程序法官。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改革的实效不仅表现为完善的制度,更有赖于法官素质的提高以及整个司法改革的进程,而后者则更重要,也更复杂艰巨。
其他文献
Epileps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neurological disorder that affects people of all ages, races and ethnic backgrounds.Epileptic seiz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unpredictable occurrence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EHC)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贮能元件,它具有比超级电容器更高的比容量和比能量及比电池更高的功率密度,是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源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材料和体系的构筑是研究的重点。本课题以活性炭为正极,锂离子嵌入材料Li4Ti5O12为负极组成AC/Li4Ti5O12电化学混合电容器体系,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交流阻抗等测试显示出该混合电容器体
本文综述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首次成功地制备了 YVO:Yb,Er,SrMoO:Yb,Er和YO,:Yb,Er上转换纳米发光粉。探讨了Yb,Er配比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发光配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晶型生长、粒径和发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焙烧温度。通过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发射光谱对上转换纳米发光粉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差
本文以武清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了改良Carrousel 2000A2C工艺在处理小城镇城市污水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该工艺的设计参数、构筑物尺寸、运行管理模式以及工艺的应用效果。经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对于处理小城镇污水来说不仅能够有效的适应水质水量变化大、耐冲击负荷这一特点,而且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好,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出水COD低于40mg/L。特别是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氮磷去除率可达
总量控制是我国污染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公平合理的将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到各源,是有效实现总量控制的关键。因此,总量控制的实施,排污交易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分配方法。经过多年总量控制的实践,我国已建立了一些SO2允许排放量的分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大多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在综合考虑各种分配方法优缺点后,提出了基于排放绩效的SO2总量控制分配方法。此方法将SO2排放源分
本文立足于我国SO2污染的现状,采用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将SO2转化为易处理的SO3,意图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脱硫技术。与传统的脱硫技术相比,光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特点。本实验首先比较了动态连续反应体系及静态间歇反应体系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无论是动态连续反应体系还是静态间歇反应体系,SO2都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只是静态间歇反应体系的催化效果要优于
随着装修的发展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且呈现浓度低和成分复杂的特点。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污染组分上,对多组分混合气体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室内混合污染物净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目前已有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中,光催化与吸附相结合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治理技术之一。因此,本论文选取VOCs中的一种典型组分甲苯和我国室内特殊污染物氨为对象,研究两者在TiO2/ACF吸附型复合材料上光催化降解的潜在协同作
多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表明,开放源已成为北方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最主要贡献者,是影响空气颗粒物达标的重要源类,其中土壤尘是最主要开放源类。天津近郊农田土壤风蚀引起的土壤风沙尘影响大气环境,使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超标,本文为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研究土壤风沙尘对环境的危害性,进行了野外风洞试验,结合风蚀物的实验室分析,以治理环境为目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覆盖量的地表起动风速显著不同
该文通过对日本、意大利和中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现状的分析,说明债务融资是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最重要的渠道,但是他们在债务融资过程中都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并分别从中小企业的本身存在的缺陷和金融机构的运作的特殊性来分析造成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困难的原因.根据前面从理论上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困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问题的对策.这些促进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对策包括有:与正规金融机构合
民事诉讼费用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问题。作为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公民“接受法院审判”的宪法性权利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民事司法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该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民事诉讼费用的内涵和构成,对国外的民事诉讼费用制度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征收诉讼费用的合理性基础和案件受理费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影响诉讼费用征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