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童子问》研究——辅广的《诗经》学思想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广《诗童子问》是南宋继朱熹以後又一反《毛序》的《诗经》学代表作,它上承朱熹的《诗集传》,下开王柏的《诗疑》,是从朱熹《诗集传》到王柏《诗疑》之间一个重要的中间发展环节。本文从探究《诗童子问》对《毛序》的批判入手,揭示出辅广独特的《诗经》学思想体系及其在宋代《诗经》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全文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为“辅广《诗经》学的经学背景与形成历程”,着重考察了南宋《诗经》学的发展脉络与辅广《诗经》学的经学背景,指出尊《序》与废《序》是《诗经》宋学的两大对立思潮,辅广受到这两股思潮的影响,站到朱熹反《毛序》的一边,羽翼朱熹之说,撰写《诗童子问》。   第二章为“《诗童子问》对《毛序》解经体系的批判”,主要从破《毛序》、从《毛序》、取舍《毛序》三个方面着手,揭示出辅广对《毛序》解经体系总体上的否定及具体诗篇上对《毛序》说的取舍。   第三章为“《诗童子问》的《诗经》学体系”,探讨了辅广《诗经》学解经思想与解经方法,指出在解经思想上,辅广吸收了朱熹的“六义说”、“思无邪说”、“诗乐关系说”、“协韵说”、“淫诗说”等,而又加以发展,视《诗经》为一部文学作品,以“情”解诗,以“理”解诗;在解经方法上,辅广《诗童子问》主要采用了“涵咏诗意”、“史诗互证”、“章句训诂与义理解经相结合”、“博采众家”、“探求本义、弃传解经”等方法,颇有独到之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