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我国东北地区,并大肆掠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伪满洲国成立后,辽宁地区的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和化工资源,成为日本经济掠夺的重点。尤其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实行“以战养战”的经济掠夺政策,将辽宁地区作为战争资源供应地,大量掠夺以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对辽宁地区的资源掠夺方式是竭泽而渔、不计后果的,其行为必然对当地造成多方面的恶劣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影响至今。因此,本文将从生态环境视阈下,探究伪满时期日本对辽宁地区的资源掠夺。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辽宁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辽宁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多山地且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壤资源,导致辽宁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化工资源。第二部分阐释了伪满时期日本对辽宁地区矿产资源的掠夺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本大量掠夺辽宁地区的矿产资源不仅使其蕴藏量锐减,而且也改变了当地的地形地貌。日本不计后果地采掘煤炭造成过多起煤炭爆炸事件,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比比皆是。这不但威胁着当地百姓的生命,而且损害了当地良好的生活环境,第三部分阐述了伪满时期日本对辽宁地区林业资源的掠夺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本侵略者大量砍伐我国辽宁地区森林资源,致使当地树量减少,尤其是珍贵树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第四部分论述了伪满时期日本对辽宁地区化工资源的掠夺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日本在辽宁地区建立化工企业时,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根本不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当今生态环境对国家和人类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过度开采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我国想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