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的发展与研究范式的演进密切相关,翻译研究范式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译者中心的相继转换,揭示了一个中心取代另一个中心的历史。自“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文化身份受到极大关注,其主体性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隐身的译者终获显形。然而,后现代主义思潮过分强调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最重要的是,解构主义者质问了传统翻译研究中长期固有的观念,例如作者的权威和所谓稳定的文本意义,给传统翻译研究带来极大冲击。翻译研究的历史见证了主体性发展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巨大转变,在对主体性研究的反思中,不难发现主体性的探索一直局限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换言之,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对单一个体主体性的强调势必造成对其他主体的忽视,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主体性的黄昏。因此,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向抵制了简单的主体性研究范式,这对翻译研究有重大意义。通过系统探讨翻译研究中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本文在指出单一主体性研究发展困境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研究采取主体间性转向的必要性。主体间性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活动,需要群体主体间的相互依存、积极互动和平等交流。本文通过对创作主体(源文本作者)、翻译主体(译者)和接受主体(译文读者)三者内在关系的考察,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进行了横向研究;而且通过剖析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源文本解释者和目标文本“作者”,对翻译中的主体间性进行了纵向分析。本论文考察了译者张振玉在其Moment in Peking汉译本中所采取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翻译中主体间性的表现。本文旨在通过个案研究验证主体间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提出主体间性能使翻译研究摆脱单一主体中心研究范式的限制,以期译者在此理论指导下翻译文学作品时能够探讨更有效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