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与上帝一样是哲学的基石范畴,主体命运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近代主体的命运演变大致如下: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同时标志着理性主体诞生,主体即理性;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主体三分结构把人弱化成“本能人”,人不是自己的主人,无意识/本能才是主体;拉康的“镜像理论”把人变成他者眼中的“镜像”,把人用斜线划掉,用语言抹去,人是由语言发明出来的语言产品,并宣称本来就没有人,人完全来自他者的建构,他者才是主体;福柯说疯子是人、病人是人、犯人是人,人都是“人造”的人,源于知识的创造、权力的建构和道德的塑造,以前说的“人”(从理性、本能到他者)全死了,福柯顺着主体的演变史把主体推向终点——主体死了。可以看到,主体的命运从理性、本能到他者再到死者,都是为了寻找逻辑“在先”的主体对象,主体逐渐远离理性,传统主体慢慢地被掏空。 主体是福柯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考古学和系谱学是他的主要方法。在我看来,环视主义可以看作一种空间的权力分析方式,这种特定的权力分析方法具有不对称和虚拟化两大规定性,是空间性的、控制性的、复数性的。考古和系谱可以看作时间性的权力分析方式,这种方式是时间性的、分析性的、单数性的。将考古学和系谱学方法融合进环视中来考量,可以相互对照,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方式。本文正是通过笛卡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的主体理论作为参照系,以确定福柯的主体理论在近代主体演变过程中的位置,并通过将环视机制作为分析场域,在完整的环视机制这个新的时空中探讨福柯的主体,从而探讨主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这同时也契合了笔者让福柯自解的阐释方式的初衷。 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取全文的核心概念:环视与主体。在第一节中分析环视的要素、结构和渊源,第二节介绍和界定主体概念。第二部分交代研究框架:福柯环视主义框架。环视机制具有两大规定性,其一是观看的不对称,带来可见/不可见的特殊效果,其二是环视虚拟化,带来真实/想象双重效果,此两大效果便是环视权力区别于其他权力分析的标签。同时,此节将本文的主体研究范围限定在环视机制中来讨论。第三部分也是论文的重点章,是主旨的论证参照系选择和分析路径展开:主体的命运。共五小节:从理性到本能;从本能到他者;从他者到死者;环视下的“我死”;主体命运的关切。以第四节为本文论述的核心:在福柯环视框架下分析福柯的主体理论,实质上是用环视权力分析某种程度上代替笼统的权力分析,朝向更加“微观”。最后一部分开放出环视结构中的主体生存状态,表达笔者对主体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