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城市化在经历曲折而缓慢的发展进程之后,开始平稳加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其中比较严峻的城市建设资金供需失衡和地区间城市化和金融发展差异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利用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城市化特征对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但是不同的城市化特征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效果也各不相同。本文还利用1622只城投债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地区财政实力和经济结构对城投债信用利差均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行政级别不同的城市,影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总之,不同的地区,不论是行政级别不同,还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对金融资源的获取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本文的分析证明了这种差异来自于地区资源禀赋、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倾向。通过分析还发现,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城市化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问题的本质在于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地方政策不稳定、不一致,缺乏良好的透明度和可信赖度,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割据等影响市场化运作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依靠市场力量还是政府行政干预,都无法有效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城市化发展目标也就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