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潮是具有潮汐频率的低频海洋内波,内潮的研究不仅对热盐环流理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保护、水下通信、海洋工程及军事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普遍认为,内潮的产生机制是潮地作用机制。全球海洋中,中国东海及其邻近海域地形复杂,内潮现象明显,但前人对东海内潮现象研究较少。本文采用HAMSOM (HAMburg Shelf Ocean Model)三维陆架海洋模型,加入真实的海底地形、月平均温盐场和M2调和常数,对东海的M2内潮进行模拟,研究东海内潮的特点并计算内潮能通量。首先对模拟结果进行调和分析,模拟结果与Niwa and Hibiya (2004)基于POM模式的模拟结果相符,并且模拟结果与T/P卫星高度计观测数据反演的M2分潮的振幅和相位基本一致,说明模式对该海区M2分潮模拟基本准确,该模式适合对东海进行模拟。然后在琉球岛链附近、浅海陆架区域和琉球岛链以外的深海区域分别选择不同的点位分析垂向密度变化,发现等密度线呈规则波状起伏,具有半日潮周期,琉球岛链附近等密度线振幅大,浅海陆架区域振幅小,深海区域振幅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潮的周期主要由产生内潮的正压潮类型决定。用模式输出结果计算该海区M2内潮能通量,模拟得到的内潮能通量量级为1kw/m~10kw/m,与Niwa and Hibiya (2004)模拟的该海区M2内潮能通量量级一致,在台湾东北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沟、吐噶喇海峡附近海域内潮能通量较大,能通量主要向东南方向传入太平洋。进一步通过TOPEX/POEISDON卫星高度计资料提取该海区的内潮能通量,与模式结果进行对比,T/P数据提取的能通量量级为1kw/m,与前人用T/P资料提取的M2内潮能通量量级一致,但与模式模拟结果存在差异,本文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