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DARF;Direct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表征了气溶胶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引起全球或区域辐射能量收支的变化,而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则对气溶胶辐射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地基或卫星遥感等方式可以用于真实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探测,不同的数值模式和再分析资料也为准确认识气溶胶光学特性提供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观测方式、仪器精度、模拟能力、评估手段、研究区域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DARF;Direct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表征了气溶胶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引起全球或区域辐射能量收支的变化,而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则对气溶胶辐射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地基或卫星遥感等方式可以用于真实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探测,不同的数值模式和再分析资料也为准确认识气溶胶光学特性提供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观测方式、仪器精度、模拟能力、评估手段、研究区域和时间等因素的不同,不同研究得到的DARF结果仍存在显著差别。本文利用多源气溶胶资料(MODIS和MISR卫星反演产品、大气再分析MERRA-2和WRF-CMAQ数值案例模拟)和统一的辐射传输模拟,研究典型站点表征区域气溶胶特性的一致性与代表性。首先分析了四个典型Aerosol Robotic NETwork(AERONET)站点监测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空间代表性,并使用统一的多源气溶胶DARF模拟算法,以北京地区为例,系统评估了2001年至2020年期间不同数据集获得的晴空DARF的差异和不确定性。本文研究发现,四个AERONET典型城市站点对于区域气溶胶平均值均有较好的代表性,站点与周围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代表性误差在0.1以内,在经纬度1°空间范围内代表性变化有限。其中,北京站点由于排放、地形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区域内AOD呈现显著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因此AERONET站点代表性略差。为了准确评估多源资料DARF间的差别,本论文使用统一的辐射传输模型以消除数值模拟过程不同导致的误差;通过考虑长时间北京站点观测与模拟,消除不同时空取样引起的误差。本论文发现,北京地区基于不同资料得到的DARF及其效率(DARF Efficiency)的相对差异在-40%到10%之间。MODIS和MISR结果与AERONET DARF结果的相关系数超过0.85,基于MERRA-2和AERONET的结果的相关系数约为0.74,由于反演误差不同,多源遥感观测得到的直接气溶胶辐射强迫不确定性在15%到30%之间。对于数值模拟,基于WRF-CMAQ案例结果获得的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与观测结果存在系统性偏差,数值上只有观测结果的约三分之一。本文研究表明,当前基于多源资料获取的DARF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准确认识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需要更加系统的数据评估、对比和融合研究。
其他文献
基于MERRA-2再分析气溶胶资料、CALIPSO气溶胶廓线产品,结合辐射传输模式SBDART,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2007—2020年间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光学厚度、消光系数廓线及其加热率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综合利用卫星和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结合数值模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沙尘辐射加热作用,有利于理解沙尘对该地区大气热结构的影响机
冰雹天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局地性,使得对于此类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及增长轨迹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提高对冰雹形成机理的科学认识及预报预警水平。同时,气溶胶理化特性改变对冰雹形成、增长微物理过程的影响规律也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却仍未有定论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对我国半干旱区冰雹形成机理及气溶胶理化特性对冰雹形成影响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鉴于以上考虑,本文基于WRF
硫酸盐(SO42-)和黑碳气溶胶(BC)可以通过散射或吸收太阳辐射改变地气系统能量收支,进而引起局地热力和云过程变化乃至大气环流的调整而影响气候系统。东亚副热带季风、南海夏季风作为东亚季风的子系统,对东亚大气环流以及降水有着重要影响,但SO42-和黑碳气溶胶对各地季风爆发影响的差异以及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及其机制仍缺乏认识。本研究利用CESM(The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
台风的预报是大气科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台风的预报准确度和帮助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对影响台风发展的物理因子和过程进一步了解。本文针对2018年台风“山竹”、2015年台风“杜鹃”和2019年台风“海贝思”的具体情况,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和CMA最佳路径集资料,使用WRF进行模式数值模拟,对台风内部动力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合GPM降水资料,识别了三
观测发现黑碳(black carbon,BC)等空气污染物的垂直廓线多种多样,这取决于排放源和大气扩散输送条件,但现有研究对一些特殊BC廓线的形成机制及其来源解释并不充分。本研究根据2018年5月在北京观测的地面BC浓度以及飞机观测平台获取的BC垂直廓线,利用耦合了BC在线源追踪技术以及过程分析技术的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
湍流运动和重力沉降通过影响雾滴数浓度和雾水等的输送,进而影响海雾的形成、发展和消散。本文根据2017年2-3月在粤西地区开展的海雾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利用雾滴谱仪、涡动协方差通量观测系统(超声风速仪、CO2/H2O分析仪)、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12次海雾过程的概况进行了分析,并深入研究了3月10-14日连续海雾过程的宏微观特征、湍流特征以及雾水沉降特征,探讨了湍流运动和重力沉降对雾滴数浓度和雾水的输
上升气流是成云致雨的基本条件之一。本文利用河北省2017年5月22日、2018年5月16日、2018年5月21日三次降水云系的机载云物理探测系统测量资料,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降水云系的云微物理参量分布、垂直结构特征及降水形成机制,研究了云中上升气流速度分布,上升气流区微物理结构变化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增强了对相关云物理过程的科学认识。华北地区飞机观测资料显示,2017年5月22日发展中的积层混合云
细颗粒物(PM2.5)污染因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广受关注,其中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是引起复合污染和健康风险的重要组分。为精准防治大气污染,对PM2.5及其组分进行模拟预测、来源解析和风险评估等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气象要素和污染物综合分析2019年PM2.5时间变化特征,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究相关参量对沈阳PM2.5相对重要性及拟合精度;分析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
本研究使用ERA5再分析数据资料,揭示了1998~201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尺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并借助TC最佳路径资料及TRMM、GPM降水资料,对不同高度的Rvor(定义为从TC中心到相对涡度下降至1×10-5 s-1的平均半径)与TC强度、相对海表温度(RSST)、降雨率、垂直风切变(VWS)四个变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TC尺度在10 m和700 h Pa两个高度存在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大气活性氮排放量增加,氮沉降引起的负面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明确区域大气氮沉降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影响,可为城市大气氮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于2019年采用干湿沉降采样设备对南京北郊大气活性氮组分进行了样品采集,分析了干湿沉降中大气活性氮组分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估算了大气活性氮的干湿沉降通量,探究了不同粒径段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