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螺旋神经元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建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 HSV-1)在体外螺旋神经元培养体系中的裂解性感染(lytic infection)模型及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再激活(Viral reactivation)模型。方法:出生4-6天的Sprague-Dawley大鼠,解剖出蜗轴,进行消化分离后种植于96孔板内。一部分神经元培养4天后直接加入表达内源性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的低滴度HSV-1,形成裂解性感染,相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和GFP表达情况:另一部分培养的神经元在第二天加入含有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的培养液,第4天加入HSV-1后并继续培养于含有ACV的培养液中,形成潜伏感染,第8天撤去ACV,将培养液换成含有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 TSA)的培养液,荧光显微镜下每日观察GFP表达情况,计数呈GFP阳性的96孔板的孔数。搜集裂解性感染模型及潜伏感染模型的细胞上清液及细胞,TCID50方法检测病毒滴度;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感染状态的特异性标志物ICP27、LAT的表达情况。结果:HSV-1直接加入螺旋神经元培养体系后可以形成裂解性感染,表现为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GFP的形成,TCID50方法可以检测到培养液内高滴度的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RT-PCR能检测到裂解性感染的转录物ICP27和潜伏感染的特异性转录物LAT;培养液中加入ACV后病毒能在神经元内形成潜伏感染,此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到GFP,TCID50也检测不到子代病毒的形成,RT-PCR只能检测潜伏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LAT;加入激活剂TSA后潜伏感染的病毒可以被再激活,表现为荧光显微镜下再次出现GFP,培养体系内细胞发生病变效应,TCID50能检测到子代病毒的形成。结论:HSV-1能在体外螺旋神经元培训体系内形成裂解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两种感染状态,潜伏感染在激活剂的作用下能转化成裂解性感染。第二部分 非甾体消炎药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体外培养前庭神经元的影响目的:建立HSV-1在体外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中的裂解性感染及潜伏感染再激活模型,观察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吲哚美辛及西乐葆对HSV-1裂解性感染及潜伏感染再激活的影响方法:出生4-6天的 Sprague-Dawle y大鼠,解剖出前庭神经节,进行消化分离后种植于96孔板内。首先向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中加入病毒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体系中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 COX)基因转录物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接着向一部分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中直接加入低滴度HSV-1和不同浓度梯度的吲哚美辛、西乐葆或前列腺素E2(PGE2),不同时间点搜集病毒和细胞悬液,TCID50检测病毒滴度,与不加药物组的病毒滴度进行比较;向另一部分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内添加ACV使HSV-1形成潜伏感染后,用TSA激活的同时加入吲哚美辛,荧光显微镜下每日观察GFP表达情况,计数呈GFP阳性的96孔板的孔数,计算激活率,比较加与不加吲哚美辛情况下GFP出现的阳性孔率的区别,并用TCID50方法检测两种状态时病毒滴度的差异。同时RT-PCR方法检测不同感染状态下的特异性标志物ICP27、LAT的表达情况。结果:COX-1主要表达于前庭神经元的胞核,COX-2主要表达于胞浆内;向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中加入病毒后,能诱导COX的表达,加入HSV-1后8小时,COX-2基因转录物的表达达到高峰,是对照组的14倍,而COX-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吲哚美辛和西乐葆能抑制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内HSV-1的复制,但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100μmol/L的吲哚美辛作用48小时可以使病毒滴度降低10倍,而15 μmol/L的西乐葆能使病毒滴度降低5.6倍,PGE2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抑制作用;100μmol/L的吲哚美辛能使HSV-1病毒的再激活率降低20%左右。结论:HSV-1能诱导前庭神经元培养体系中COX的表达;COX的抑制剂吲哚美辛和西乐葆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但呈浓度依赖性,而COX的产物PGE2能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抑制作用;吲哚美辛能降低前庭神经元内HSV-1病毒的再激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