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采煤机行走机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采煤机行走机构的齿轨轮和销排的失效情况,发现齿面磨损和轮齿断裂是齿轨轮主要失效形式,齿轨轮失效导致行走机构无法正常定位而加速销排的损坏,上述情况在重载采煤机上尤为明显。行走机构失效的根本原因是齿轨轮设计强度薄弱和齿面耐磨性能低,故本课题针对上述主要失效原因入手,从节距和热处理渗碳工艺两方面来改善齿轨轮机械性能,达到提高行走机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以MG1000/2550-GWD采煤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节距设计方面,考虑到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三者的配套关系,故在不改变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规格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将现有147mm大节距齿轨轮调整为176mm节距,并对新型齿轨轮进行强度校核;渗碳工艺方面,为了增加齿面耐磨性,将渗层厚度增加到6mm以上,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一次长时间渗碳改为3次连续短时间渗碳更有利于提高渗层质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根据1750mm中部槽规格,通过计算确定将销排节距调整为176mm;  2.依据销排和齿轨轮啮合关系,结合渐开线齿轮设计原则,确定176mm节距齿轨轮参数并进行强度校验;  3.将新型176mm节距与147mm节距进行强度对比,计算后认为强度提高11.7%:  4.改进齿轨轮的渗碳热处理工艺,将强渗时间从一次125h调整为连续三次30h短时间强渗,考虑试验成本及试验时间,本文提前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Deform-3D软件仿真模拟渗碳,仿真结束后,对比分析了渗碳过程中的渗层深度及不同位置的碳浓度变化情况;  5.将新渗碳方案与旧工艺进行实际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新方案渗层可达到要求的6mm,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并将新、旧方案渗碳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新工艺工件性能优于旧工艺。
其他文献
中原油田已经进入到注水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压裂改造作用以及不合理生产压差等影响,油层岩石骨架被严重破坏,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影响了油井产量,增加了开发维护成本,严重破
四川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天然气产出基地。其中川西坳陷发育有巨厚的上三叠系陆相碎屑岩地层,自上而下分布有多个主力气藏。尤其是深部须家河组气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锂锰扣式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如何提高锂锰扣式电池的产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通过对锂锰扣式电池生产线的远程
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材料表层、薄膜、涂层和微小构件进行力学性能评价的需求越来越庞大,纳米压痕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影响纳米压痕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纳米压痕仪的性
非回转对称曲面光学元件以其优越的光学性能已成为光电信息技术与光通信技术中的核心元器件,并在空间探索、航空航天、国防以及民生等众多领域被广泛且普遍应用。由于非回转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趋向于精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模具工业是制造业的基础,高精度、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低成本的模具可大大促进制造业的
含中心体喷嘴空化水射流是空化射流的一种,本文在对含中心体喷嘴水射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水力参数及结构参数对含中心体喷嘴非淹没射流及其破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