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供给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仅靠单企业、单环节、单链条发展林业具有局限性,而从全产业、全过程、全链条视角开展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为此,需要研究以下内容:(1)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目前现状如何,问题何在?(2)与一般制造业相比较,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的特性有哪些?(3)如何构建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否存在现有研究忽略但在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中又非常重要的因素?(4)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产生的效应有哪些?(5)需要什么样的协作机制来促进林业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提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总结,剖析了我国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存在的问题:(1)森林资源基础薄弱且资源依赖性较高;(2)跨产业、跨环节、跨区域运转不协调;(3)全产业协作管理能力欠缺;(4)林业核心企业协作管理不具竞争力;(5)林业绿色供应链整体协作绩效偏低等。其次,在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与一般制造业的区别。结果表明,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在目标上具有克服资源瓶颈制约、优化多元价值取向、保障林业生态安全的特性;在协作组织上具有横跨三次产业的复杂性、组织结构的多层次性、营林主体的高度分散性、核心企业的主宰性、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互利共生性的特性;在协作过程上呈现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过程交织性、区域跨度广泛性、响应需求时间滞后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第三,根据协作特性分析结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SEM理论框架。机理模型显示,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绩效受林木资源依赖、协作信任、协作沟通、信息共享、协作决策和协作激励的共同影响。其中林木资源依赖作为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机理模型的外因潜变量,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第四,对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机理模型开展定量化的实证分析。利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了参数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木资源依赖对协作信任和信息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作信任对信息共享和协作沟通共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是林木资源依赖和信息共享的部分中介变量;协作沟通对信息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也是协作信任和信息共享的部分中介变量;信息共享对协作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作决策对协作激励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作激励对协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且协作激励对经济绩效、资源绩效、生态绩效的作用显著,但是对社会绩效的作用没有得到支持。第五,根据协作机理的分析结果对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产生经济、生态、资源和社会四个效应。其中经济效应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和降低不确定性、生态效应包括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资源效应包括获得资源优势和减少资源依赖、社会效应包括满足利益诉求和带动社会发展。第六,根据SEM实证及协作效应分析的结果,构建出保障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的机制体系,包括资源保障机制、协作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协作沟通机制、协作决策机制和协作激励机制的协作机制,并分别从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政府管理层面提出实施建议。最后,归纳了创新点并提出后续研究展望。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的SEM影响机理模型;(2)辨识了林木资源依赖是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的突出性战略因素;(3)明晰了林业绿色供应链协作在目标、组织和过程上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供应链协作的具体特性;(4)揭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全产业协作产生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