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一些典型的网络性运营企业往往作为一个中介平台,将供应商和消费者联系到一起。例如银行卡支付平台、媒体、网络黄页、购物中心、房地产中介等。这些平台产业虽各具特色,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即“双边市场特征”——平台一方的用户群体构成市场的一条“边”,另一方的用户群体构成另一条“边”。双边市场是目前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研究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两个用户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连接两边用户群的中介平台的经济行为,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从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来看,对双边市场的研究偏于理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关注不够。像银行卡产业的交换费问题,零售市场中的零供双方的通道费之争都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在零售业中,由“通道费”之争引起的零供矛盾近年来越演越烈,2002年8月上海长生食品厂与好又多超市因进场费问题对簿公堂,后来又由上海炒货行业协会牵头,阿明、阿里山、恰恰等10家炒货企业联合停止向家乐福超市供货,要求降低通道费。超市经营者认为收取通道费是国际惯例,而供应商则认为通道费是零售商滥用了市场势力行为,属于不合理收费,由此引发了关于超市收取通道费是否合理合法的争论。零供矛盾不断扩大将影响零供双方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理清了国内外学者对双边市场理论及应用和通道费问题的研究脉络,了解他们的研究结论和关注焦点。接下来在对双边市场相关理论进行系统而全面地梳理基础上,运用双边市场平台定价模型,并结合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了我国零售业及其零售商平台定价结构,论证了通道费机制的合理性及其效率效应,结合现实,提出了对通道费行为规制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建立一套完整的双边市场规制和反垄断理论作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