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及以前芋是主要的度荒杂粮;随着旱地粟——冬小麦和水田稻——麦轮作制的建立,南宋以后,芋便下降为一般蔬菜了.在现代社会中,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该文对芋民族植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形态学和DNA分子水平上对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作出评价.以中国古代主要古籍农书为研究材料,详细的论证了种芋法的渊源、历代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是最早有芋记载的古籍;(2)初载于西汉末年的《汜胜之书·种芋篇》流传应用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3)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4)明代的《种芋法》(芋经)是中国古代种芋法的经典著作;(5)历代农者在种芋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芋种植技术.对于当今"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草学考证表明:(1)距今1340多年前唐代《新修本草》和《食疗本草》是最早对芋之防病治病、食疗保健功用作较完整记载的本草学古籍.(2)自古魁芋、子芋、芋梗、芋叶等均可入药或用作食疗,现多以熟品内服用作食疗.(3)古今本草学著作记载和列举芋之经验效方,值得进一步研究.该文重点应用民族植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中国云南(地处南方、少数民族聚居、芋资源丰富)和山东(地处北方、汉族居住地区、芋资源以多子芋为主)为试点,兼顾湖南和其它省区,开展芋民族植物学和植物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