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应经》原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陈会所著,并经其学生刘瑾校正补充,本书系将陈会所撰《广爱书》(已佚)十二卷精减节抄而成,是一本难得的针灸学专着。该书在针法应用和针灸配穴方面具有特色,书中的针灸学术思想与治疗方法至今仍被针灸临床广泛应用。作者陈会名宏纲,其师为南宋著名针灸学家席弘,以席弘为宗的针灸派系,始于南宋初期,自席弘迁居江西临川后,其后代以针灸薪火相传,据记载传有十二代,传至第十代孙时,于传子之外又传徒,由家传变为师传,经历时间长,广为传播,在我国针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席弘学派,如卓有成就的陈宏纲、刘瑾等。这一学派除注重选穴之外,尤注重手法,特别是捻转补泻手法。如陈氏在《神应经》中所论捻转补泻针法方面,首创双手持针,并以左右捻转应以左右手来区分的观点,并在区分左右侧、阴阳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又区分男女,故《补泻雪心歌》指出:“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前)拽。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又说:“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等不同以往的观点。另外,在手法上,陈氏还提出了搓捻、动摇、进退三者有机结合的催气方法,他说:“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搓捻、动摇、进退、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要先达到“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治疗,才能正确地使用补泻手法,这些都是针灸文化上的首例。此外,今日临床广为使用的平补平泻一法,亦出于此,也为陈宏纲先生的另一首创,但其原意是先泻后补,文曰:“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此乃先生不传之秘诀也”。虽其法与今日所用之涵义不太相同,但是针灸学上的“平补平泻”一词首见《神应经》。此书对明代针灸影响甚广,席弘学派的手法与思想,在他的歌赋中完全表露无遗,如“席弘赋”、“补泻雪心歌”等,相继的出现在多本古代针灸名著之中,如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阳继洲的《针灸大全》……等,其观点、思想、歌赋、俞穴定位法,在这些名著中皆有记载,广为流传及引用,大大推动了明代手法的热潮与兴盛,其所论用针法,相承传习,形成流派,尤以左转、右转细分补泻,且两手转针,独具特色,之后的“龙虎交战”、“赤凤摇头”……等多种捻转、提插、动摇相结合的复式手法纷纷出现,且日趋成熟,至后期阳继洲甚至以双手持针来操作,这些都是在陈氏的论点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的体现。席弘学派是我国针灸学史上的一大流派,对整个针灸学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文就其有关记载作重点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席弘这一学派的源流和捻转针法的应用价值。补泻手法是影响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对于针刺效应的研究有决定性意义。而本文的另一重点“捻转补泻”法可列为最基本的行针手法之一,与提插手法一样,不但存在于多种复式补泻手法之中,而其本身也是补泻手法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一种,它的操作方法与效应,广泛的影响了诸多的补泻方法,但也由于捻转补泻法的历史悠久,在临床上可见多种操作方法,就算方法相同,各方面参数也不尽相同,甚至诸多名家论点背道而驰,另外在针刺的方向、频率、角度、力度、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现代科学研究变相把捻转手法细化、量化,成为捻转补泻法中的重点及操作依据,但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可为针刺手法提高效应从而得到更好的疗效吗?古人论述的矛盾与分歧是科学化、量化、仪器化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本文系统的收集了古今文献中对捻转补泻法的记载与论述,并进行筛选、整理的工作,同时选择了明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医家陈会之《神应经》做为主要介绍,由此引出全文在捻转补泻法上的对比性。并阐述陈氏捻转补泻法的独特之处,如何成为历代针刺手法上,首位驳斥《内经》之法,并提出创新的论点及独特的见解的医家。另外,本文按成书朝代先后顺序举例了与捻转手法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黄帝内经》、窦汉卿《针经指南》、徐凤《针灸大全》、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李梴《医学入门》、杨继洲《针灸大成》……等针灸著作,对捻转补泻法的学术思想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对比。对各家针刺手法的特点,在捻转补泻的基础上分”方圆学说补泻法”、“单纯左右捻转补泻法”、“光移定位补泻法”、以男女不同、身体左右不同、经脉阴阳不同、循行方向不同、针刺力度大小……等10种以上不同理论体系指导下而完成的捻转补泻法,并对其异同点及特点进行叙述,全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除了反映古代丰富且多彩的捻转补泻针法,也明显的看到从继承传统到总结创新,到互相抨击再到回归原始,从而导至捻转补泻法在针灸史上众说纷纭,至今人们无所适从甚至遭受否定的局面。本文藉由《神应经》针刺手法的研究与探讨,以陈氏补泻手法为主轴,在陈氏补泻法的介绍外,并对历代各大医家捻转补泻法的研究做为比对,一方面为凸显陈氏在针刺史上的突出贡献与创新,另一方面为更好地继承古代优秀针刺方法,也同时提供了详实的文献依据。同时并对于捻转补泻的相关文献做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以表格的型式呈现,清楚显示从66年到10年在捻转补泻法的古代文献记载、临床病例总结、手法分析、现代实验研究上的分布型态,并对不足的地方予以加强。本探讨重点表明了,针刺补泻是客观存在的,但要达到补泻的目的,在操作手法的要求上,我们当藉由通过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研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现代的针刺学研究上发现矛盾并加以改进,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实际运用加以发扬,增加可操作性,使医者能正确施针、提高针灸疗效、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这些都是有积级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