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小产权房问题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ge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以城中村改造、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名义开工建设小产权房的现象。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小产权房具有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交易非法、权益纠纷类型复杂等多重特征。目前,小产权房已经发展成为深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自1999年起我国政府就多次强调了小产权房交易的非法性,明令禁止小产权房的开发与销售。但从实践层面看,这些政令收效甚微。学术界也早已对小产权房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客观地说,时至今日,我们在小产权房产生制度根源、经济实质、处置方式等关键问题的把握上仍然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利用中国知网、Spring link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资源收集到丰富的文献资料,并且按照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对有关小产权房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章从重新分析界定小产权房概念及类型入手,深入挖掘并重点阐释了小产权房形成的土地制度根源、剖析了不同类型小产权房背后的经济实质,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创造条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源在于二元土地制度,其经济实质是农民集体对地价增值的争夺。中央政府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等多重手段控制着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农用地转用在时空上的布局。地方政府和农民集体作为两个所有权代理人垄断土地供应;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土地在两个相对独立的一级市场中完成交易。地方政府利用现有的法律制度,将农民集体土地征收、出让后大比例占有地价增值收益;小产权房就是在农民集体土地自主地发生了“市场跳跃”后形成的。第二,通过博弈分析可以知,当前政策制度安排下,对地方政府而言,禁止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是其最优策略;而对农民或农民集体而言,选择开发和销售小产权房是最优策略。实践表明,将农民排斥在城市化成果分享行列之外,通过土地征收、出让方式取得地价增值收益的发展思路已经不可持续。第三,从长期来看,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征地制度,允许农民集体土地入市,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地价增值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短期来看,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既有一定理论前瞻性、又在实践层面具有操作性、能够被当前各利益方所接受的改革方案。对改革设计者而言,有一点必须明确:地价增值分配要激励那些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而不是鼓励那些高度关注增值收益的食利阶层。
其他文献
学位
茶壶是日常生活中泡茶的器皿,主要由壶底、壶身、壶把、壶嘴、壶口、壶盖等部分组成.壶身壶盖上常印有精美的图案,或山水或花鸟或虫鱼,妙趣横生,还有的刻有清新淡雅的诗文,让我们一边在诗情画意中品尝香茗的同时,一边了解茶壶中的力学原理.      小小茶壶包含了丰富的力学原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它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这个小孔,随着茶水从壶嘴流出,壶中茶水上方被封住的气体的压强就会因体积
城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对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
大气压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登上千米高山时,乘坐的飞机在起降时,一般人会感到不适,出现头晕、心跳加快、耳膜鼓胀的感觉;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天气变化前感到关节疼痛;高原上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这些都是因为大气压会随海拔高度、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怎样测量大气压呢?  一、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  水银气压计的优点是测量结果精确,缺点是携带不方便.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
2014年以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所以导致某些地区的商品房库存变大且消化慢,一些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商品房销售困难、资金周转缓慢和开发建设停滞等问题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对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微课这一载体来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过,从目前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运
对于液体压强的问题,其关键就是要能够清晰地确定液体深度——h.  法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帕斯卡对于液体压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仅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没有关系,“一段细长的水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可以大大超过一盆水对盆底的压强.”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人们的普遍怀疑.1648年,他公开表演了一个精彩的实验(图1):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
人们在回顾真空科学发展史时,常常误认为1643年托里拆利的压强实验和1650年葛利克发明抽气机是对真空这一现象的最早发现,其实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在冶铁技术中即采用了风箱鼓风法,那时称风箱为“鞲鞴”.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一书说“鞲鞴”是“虏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利用真空吸气原理的有记载的描述.而欧洲到16世纪才发明这种设备.中国晋朝炼丹家和医生葛洪(公元218~3l6年)在《肘后备急方》中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