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也称为禽疱疹病毒I型(Gallid herpesvirus 1),是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传喉炎病毒属的成员。ILTV感染可引起一种以急性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AILT)。ILTV能够潜伏在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并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在宿主应激情况下可以不断被激活,诱发新的疫情。目前尚无方法可以从宿主体内彻底清除潜伏病毒。研究ILTV与宿主互作机制有望建立不依赖于宿主免疫应答的治疗方法,为当前AILT防制体系提供补充。本研究首先将ILTV LJS09原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与用GFP替换US9基因的ILTV-EGFP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在病毒的生长曲线、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CPE)、鸡胚尿囊液中的复制和接种鸡胚的存活率四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通过应用ILTV-EGFP毒株的Trans Well系统和条件培养基两种方法均发现ILTV感染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诱导宿主非感染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回收感染ILTV而未发生凋亡的细胞、发生凋亡而未感染的细胞和条件培养基处理后发生凋亡的细胞,通过RNA-Seq检测技术测定这三类细胞的转录谱。通过对RNA-Seq检测结果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凋亡未感染的细胞和条件培养基诱导的凋亡细胞p53通路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感染ILTV而未凋亡的细胞。进一步的蛋白网络互作分析预测p53可能是ILTV感染诱导宿主非感染细胞凋亡过程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本研究利用p53激活剂Nutlin-3a和p53抑制剂PFT-α、特异性靶向p53的si RNA在体外和体内调控p53活性,发现激活p53可抑制ILTV感染所引发的细胞凋亡、组织病理损伤及病毒复制和早期扩散,而抑制p53则可促进ILTV感染引发的细胞凋亡和病理损伤,并促进病毒早期扩散。本研究发现p53是ILTV感染诱导宿主非感染细胞凋亡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本研究对ILTV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和p53抗病毒机制研究均提供了理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