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调节内部经济均衡与外部经济均衡的关键因素,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扩大,西方国家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终于在2005年7月人民币开始汇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从此开始稳步升值。但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国内物价却在不断上升,直到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货币升值但物价却上涨这一现象与传统理论相悖,本文先通过理论分析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这是因为影响国内物价的因素并不仅仅只有货币汇率,还有货币供给量,对于我国这样对外贸易依存度如此之高的国家,国际市场的物价变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以上三种因素(货币汇率、国外综合物价水平以及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不同影响程度,得出结论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递弹性较小,国外物价的传递弹性较小,国内货币供给量的传递弹性较大。然后建立以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为因变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NEER)、单位GDP货币供给量(M2/Y)和国外综合物价水平(FCPI)为自变量的计量模型,用中国从1997年到2008年的月度数据作实证分析,由VAR协整分析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单位GDP货币供给量及国外综合价格水平与国内物价这三者是协整的,其中国外综合物价水平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最大,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提高,单位GDP货币供给量对物价影响程度降低,国外综合物价水平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提高。对比汇改前后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出结论:从短期来看,汇率制度改革加深了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物价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加快了货币政策对物价的调节速度。 根据实证结论,针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国际物价变动以及货币政策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采取合理政策应对国际价格冲击、完善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