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是否出于国家有目的作为,税收客观上都有调节经济的功能。纵观经济发展的历程,在世界各国,政府均采用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以达到经济增长和提高其在全球竞争力的目的。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税收水平、边际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近年来,学术界的注意力更多转移到了税收结构上,因此本文也将从直接税、间接税划分角度,分析它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方法上,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首先是理论分析,将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基于前人文献研究成果,我们得出结论,税收结构的确会影响经济增长。其次,通过描述性分析,以全国1994年-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当前我国税收总量、税收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状况。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份2006年-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以期从计量经济学角度证实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实证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借鉴Keneller et al.(1990)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财政因素和非财政因素,以现实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总税收、直接税、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部分,将社保收入纳入直接税,理论模型同前,比较两个模型的结果,以期观察结果的稳定性。与以往研究不同点在于,本文首先考虑到经济增长是动态的,经济会同时受到当前和过去因素的影响,因此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6年-2013年共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分析税收负担、税收结构两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会将支出纳入模型,因为支出与税收本就是政府收支的两个方面。最后,本文除了研究一般概念上税收总量、税收结构的影响,还会考虑到社会保险费在现实执行中征收现实情况,发现社保的准税性质,会同样对公民产生负担,因此将社保收入纳入直接税的范围,考察加入社保后的税收负担、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与不考虑社保情况下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如下:在模型一中,税收中不考虑社会保险收入,总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达到-0.753,表明税收对经济增长起到负作用;按照直接税间接税结构划分,直接税负担的系数值是-1.241,且十分显著,间接税负担的系数值是0.387,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直接税负担与经济增长负相关,间接税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可以看出直接税会不利于经济增长,但间接税对经济增长没有阻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间接税是会促进经济增长的。若考虑社保收入,在模型二中,总的税收负担的系数值为-0.127,表明总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率仍然是负效应,但是负作用变小,不同类型的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不同,直接税负的系数值为-0.35,间接税负的系数值是0.13,表明相对而言,直接税负担对经济增长会有负作用,而间接税则会有微弱正作用,结果整体方向与模型一结果相同。通过比较,加入社保后,虽然直接税的负作用减弱,整体的负作用也减弱,但是整体税收负担、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没有变。实证研究结表明,总税收负担仍然阻碍经济增长率的提升,表明税收负担还是偏重。从税收结构的角度来看,考虑社会保险,直接税的比重已经超过间接税,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间接税是优于直接税的,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效用为负,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没有负作用,表明社保收入的加入虽然对税制结构产生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