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气候区典型水稻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演变特征及其对磷环境行为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al_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土是我国的主要耕作土壤,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4。土壤表面带有电荷是土壤具有丰富化学行为的本质原因,表面电荷主要来源于粒径小于2 μm的胶体部分。土壤胶体颗粒主要由粘土矿物、水合铁铝氧化物、腐殖物质和微生物等组成,这些物质在人为水耕熟化过程中会发生区别于相应旱地土壤的变化。水稻土固相组成会随水耕人为活动发生显著变化,造成水稻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相比旱地土壤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离子在土壤表面的化学行为。本文选取我国东北温带地区不同水耕年限棕壤性水稻土,和南方亚热带地区砖红壤及其发育水稻土为试验对象,通过与相应旱地土壤比较,分别研究了棕壤性水稻土发育过程中表面电荷的演变特征,磷素在该地区水稻土上的固持行为与机制及土壤磷素流失的环境风险评估;砖红壤性水稻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的特征,及其对磷酸根(P)的表面吸附解吸行为及影响因素。以期加深对水稻土发育过程中表面电化学性质演变规律的认知,同时可为水稻土水肥合理运筹及土壤磷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周期性的氧化还原作用显著影响了棕壤性水稻土表面电化学性质。土壤表面电荷随水耕年限增加而逐渐升高,这主要是由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的增加所致。有机质含量随着水耕年限显著增加是土壤可变负电荷量增加的原因,同时水耕人为作用促进了原生矿物结构破坏,原生矿物风化和次生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形成,是永久电荷增加的原因。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增加,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持容量增加,而水耕作用导致的土壤pH下降,将会削弱这一效果。棕壤性水稻土中游离铁铝氧化物含量随着水耕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并在水耕30年时达到最高:水稻土交换性钙含量除水耕8年水稻土外均高于旱地土壤,原因可能在于钙镁磷肥施用以及含钙矿物风化。(2)磷酸根(P)固持数据表明,棕壤性水稻土对P的吸附容量随着水耕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并在水耕30年时达到最高;P吸附量与土壤固相中游离铁铝氧化物含量以及交换性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磷形态分级结果表明,P优先与土壤中的交换性钙相结合,其次与铝氧化物和铁氧化物相结合,最后为离子交换态P。磷解吸试验结果表明,当100 mg P L-1外源磷添加至棕壤性水稻土中时,约有18.7-19.7%的被吸附磷可被CaCl2解吸,而大部分的磷被土壤固持。表层水稻土中Olsen-P值大多较高(20 mg kg-1),而DPS低于10%,表明表土中既含有足够量的有效态磷供植物吸收利用,同时磷素流失风险较低。因此,水耕方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耕作模式。(3)周期性淹水导致砖红壤发育水稻土中游离铁氧化物含量降低,导致土壤对P的吸附能力和容量降低。长期水耕作用导致砖红壤发育水稻土的P解吸量、DPS、土壤pH升高,土壤中胶体含量降低,进而导致该水稻土相对于母质砖红壤的P流失风险增大。
其他文献
空间环境是一种具有广能谱与多辐射类型的复杂环境,空间辐射环境能诱发明显的生物学效应,但空间不同能量粒子和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联以及microRNA(miRNA)参与的转录后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为研究空间飞行中不同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粒子辐射对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和转录后调控机制的影响,本课题利用实践十号(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SJ-10)生物辐射盒中搭载的辐射
玉米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籽粒中的贮藏淀粉是它的主要利用产物。玉米淀粉的生物合成是在一系列淀粉合成相关酶的协同作用下催化完成的。参与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呈现出了区域特性,这种趋势提高了对城市交通状态分析与把握的要求。近些年研究发现,路网宏观基本图是反映城市
电解锰渣具有物质组成复杂、粒径细小、排放量大等特征。电解锰渣的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国土资源,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电解锰渣长时间堆放在自然环境下,其渗滤液会污染当地的水资源,电解锰渣中的重金属等进入土壤中,进而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硫化氢(H_2S)是一种剧毒的腐蚀性气体,不仅会腐蚀采矿设备,还会引起眼睛刺激和呼吸问题,损害神经系统,并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磷化氢(PH_3)是一种有恶臭味、剧毒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于195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简洁文风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十分深远。海明威其人其作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已经广受批评家关注,但他的
课题组前期基于发明的脉管载体和白腐真菌蒸笼反应器,成功实现了白腐真菌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和焦化废水的长期连续处理,但构建于脉管载体的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好氧丝状生物膜存在因气泡和废水流动而易撕裂和脱落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论文首先对脉管载体进行改进并构建P.chrysosporium好氧丝状生物膜,继而发明并搭建中空管式白腐真菌反应器,进一步以批次运行的方式处理垃圾渗
大豆(Glycinemax[L.]Merrill)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战略性物资。高温高湿、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是制约大豆生产,影响种子发育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我国
硫化氢(H_2S)和磷化氢(PH_3)广泛存在于化学工业废气和原料气中,特别是在还原性工业窑炉的废气中。还原性工业炉窑尾气中高含量的一氧化碳(CO)是一碳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但是,PH_3和H_2S不仅会降低CO的纯度,导致CO的提纯难度增高,还会腐蚀设备并导致催化剂中毒,去除PH_3和H_2S是实现CO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一步,所以利用还原性工业窑炉尾气中的微量氧气在低温微氧条件下用干法同时去除H
无铅卤化物双钙钛矿(LHDPs)的发现为寻找空气稳定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远低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应变工程和压力调控是两种调控材料性能的常用方法,细致分析应变和压力下钙钛矿的基本物理特性对于调控LHDPs太阳能电池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针对Cs_2AgInX_6(X=Cl,Br,I)和Cs_2AgBiX_6(X=Cl,Br,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是其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抗病毒等功效,在食品、保健品及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