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从六个方面阐述了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评述了目前生物碱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指出了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生物碱类有效成分的分析研究现状,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指出了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针对目前生物碱类药物有效成分的检测现状,依据生物碱类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本课题集高效能、高分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质谱检测技术于一体,建立了三种天然产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HPLC-ESI-MS/MS)分析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有效质量监控。本课题详细考察了三种天然产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色谱分离及质谱分析检测的最佳条件。通过对固定相、流动相、柱温和流速的研究,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通过对离子化模式、喷雾针电压、干燥气温度、干燥气压力、毛细管电压和碰撞能量的研究,得到了最佳的质谱条件,最终建立的相应生物碱类化合物分离分析方法如下:1.黄连中生物碱的研究。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药根碱,巴马亭,黄连碱和小檗碱的新方法。方法:实验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mm×2.1mm,3μm),流动相:10mM乙酸铵水溶液(2%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柱温:3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喷雾针电压:4500V;干燥气温度:300℃;干燥气压力:35psi;碰撞气(Ar)压力:1.5mT。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药根碱、黄连碱、巴马亭和小檗碱实现了基线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根据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339.1、320.9、353.1和337,定量离子峰分别为m/z=322、292、337和32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药根碱、黄连碱、巴马亭和小檗碱分别在0.01~50.0mg·L-1、0.05~50.0mg-L·1、0.01~20.0mg·L-1和0.05~50.0mg·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药根碱、黄连碱、巴马亭和小檗碱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依次为y=139718x-101208,R2=0.9993;y=53117x-4296,R2=0.9994;y=1598570x-933627,R2=0.9993和y=127291x-2514,R2=0.9999,检出限分别为1μg·L-1、6μg·L-1、0.2μg·L-1和0.1μ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6%、99.8%、98.5%、10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黄连药材及制剂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2.茶叶中生物碱的研究。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可可碱、茶叶碱和咖啡碱三种活性成分的新方法。方法:实验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mm×2.1mm,3μm),流动相:0.5%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柱温:35℃;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喷雾针电压:4500V;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压力:25psi;碰撞气(Ar)压力:1.5mT。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可碱、茶叶碱和咖啡碱实现了基线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根据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180.9、180.9和194.9,定量离子峰分别为m/z=138、124和138,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可碱、茶叶碱和咖啡碱分别在0.05~50.0mg·L-1、0.01~20.0mg·L-1和0.005~20.0mg·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可碱、茶叶碱和咖啡碱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依次为y=154107x-90789,R2=0.9991;y=145178x-77282,R2=0.9989和y=112287x+693,R2=0.9996,检出限分别为2μg·L-1、7μg·L-1、和0.8μ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99.9%和99.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茶叶产品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量监控。3.苦参中生物碱的研究。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检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两种活性成分的新方法。方法:实验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mm×2.1mm,3μm),流动相:10mM乙酸铵水溶液(使用甲酸调整pH=3)-乙腈,等度洗脱,流速:0.2mL·min-1,柱温:30℃;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喷雾针电压:4000V;干燥气温度:300℃;干燥气压力:35psi;碰撞气(Ar)压力:1.5mT。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实现了基线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根据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249.1和265.1,定量离子峰分别为m/z=148和247,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005~20.0mg·L-1和0.01~20.0mg·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苦参碱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为y=260663x+33205,R2=0.9994,氧化苦参碱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为y=1598570x+236468,R2=0.9990。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检出限分别为0.7μg·L-1和0.8μ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苦参药材及制剂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