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为对象,研究了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三套油层砂岩储层水/聚驱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难动用储层特点,分析了形成难动用储层的因素,探讨了难动用储层划分标准以及单井剖面上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动用条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在各油层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区内砂岩储层层间、平面和层内非均质特性,以及它们与油层水驱油效率的关系。 2、利用数字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定了 92 个岩心塞样品的 33 种微观二维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这些孔隙结构参数与岩心塞样品测定的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参数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 3、水驱油效率模拟实验显示 10 种图象分析孔隙结构参数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密切。从中确定出孔隙形态指数作为储层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 4、从宏观到微观综合分析了形成难动用储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砂体成因类型、沉积旋回特征、开发层系、井网类型及注水井距和砂层微观非均质性等因素,确定了控制水/聚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5、利用孔隙形态指数在岩心样品中划分砂岩储层类型。分析各类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和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寻找各类难、易动用储层孔隙结构分布的规律。进而将该方法应用到单井岩心剖面中,按表外厚度和有效厚度分别划分各类难、易动用储层类型。通过 Delphi5.0 语言将难动用储层分类与划分标准编写成计算机操作解释程序,实现人机联动。 6、利用划分标准和分类方法计算机操作解释程序,分析了区内 49 口三次加密井难动用储层分布特征。有效厚度中,难动用储层占整个储层层数的 43.4%,其中Ⅰ、Ⅱ类占 44.6%,Ⅲ、Ⅳ类占 55.4%。独立表外厚度中,难动用储层占储层层数的 49.8%,其中Ⅰ、Ⅱ类占 71.1%,Ⅲ、Ⅳ类占 28.9%。研究认为有效厚度中难动用储层的动用潜力相对较大。 7、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难动用储层的动用条件:(1)适当调整井网类型;(2) 改变注入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注聚合物是目前首选的方法;(3) 薄差层和表外难动用储层应尽可能地使用限流法压裂完井,改善井口附近储层的流动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