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适用住房作为我国住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将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住宅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理论依据、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问题,并对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利弊进行经济学分析,力求能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政策效益。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形势背景,并简要介绍了政策的形成过程,并阐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理论体系。然后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在我国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必要性,说明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是政府对住宅市场失灵领域进行干预的需要,是住房新旧体制稳妥转换的关键,是扩大内需、促使住宅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需要。文章详细分析我国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现状。一方面通过列举相关数据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着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销售行为不规范、对购买对象把关不严、建设标准偏高、价格缺乏有效控制、土地利用监管不到位、各地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适用住房购买难等,并对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政策标准不易统一,实际操作上有难度;监管措施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失控;保障对象定位过宽,导致购买人群过大而无法满足需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本身还有待改进和完善等。文章还主要利用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分析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利弊,并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实物补贴和现金补贴进行比较性分析,从而得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促进住房消费,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最优选择的结论。同时通过香港“居者有其屋”计划与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总结出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启示。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对策,包括明确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位;改善供应模式、规范开发建设;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制定合理的分配办法;充分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促进支持作用;建立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最后提出了解决长沙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中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是明确定位经济适用住房为社会保障性住房;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模式;三是取消经济适用住房的上市交易;四是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审批、分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