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机载式冒顶处理机器人设计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井下冒顶事故时常发生,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顶板灾害,它对安全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传统人工处理冒顶事故需要施工人员登高作业,处理流程复杂且施工进度缓慢,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严重延误冒顶事故处理的宝贵时间,影响采煤生产。针对井下采煤工作面发生的冒顶事故,提出了一种采煤机机载式冒顶处理机器人,与采煤机、复合可移动液压升降施工平台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复合式冒顶处理机器人。当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能够随采煤机快速到达发生冒顶事故处,及时、高效的代替施工人员对冒顶事故进行处理。本文对其研究如下:(1)进行采煤机机载式冒顶处理机器人的整体设计和三维建模。本论文针对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发生的冒顶事故,对冒顶处理机器人的复合可移动升降载体结构、机械手结构、钻机结构分别进行了设计,并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三维模型。(2)对冒顶处理机器人的载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运用虚位移原理对复合可移动升降载体液压缸的极限推力进行了公式推导并计算;对升降载体机构受力分析并计算各铰点的受力大小;分别对冒顶处理机器人的升降系统和推移系统进行了液压系统设计,完成执行元件的计算选型问题,最后,对载体的全部动作给出其油路循环。(3)完成冒顶处理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设计以及其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布局设计并建立模型。对其关键零件: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夹爪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到它们在极限位置、满负载情况下的应力分布云图和总变形量分布云图,然后分析校核其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零件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变形量均满足冒顶处理机器人作业的设计需求,保证冒顶处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图[46]表[11]参[58]
其他文献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我国独立自主、科学有效地开发核聚变能源确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CFETR电流更高、磁场更强的极向场磁体系统,需要设计长度更长、结构更为紧凑的极向场磁体馈线,它担任着为极向场磁体线圈提供电、液以及传输信号的首要任务,进而分析整条馈线系统在重力、电磁及温度等物理场共同作用的效果。首先,CFETR主机内部结构紧凑复杂,在超导磁体周围为PF磁体馈线分配了的安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多区域、特高压输送且风电高占比的发展态势。在区域电网并网大规模风电后无法正常运行时,会引起区域电网频率的强烈扰动,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并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总结了不断增加的风电出力对区域电网频率的波动的影响,针对频率的波动难题,本文采用抽水蓄能技术进行含规模化风电区域电网紧急频率控制。分析了含大规模风电电网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了具
目的了解医生和患者分别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医患关系认知评价的因素,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精准化建议,并为后续医患关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9月-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了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61名医生和758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PDRQ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3.0和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健壮的个体和适宜的群体结构是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本试验以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以密度为主区(D1和D2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8穴和25穴),氮量为副区(N0、N1、N2和N3氮量分别为0、75、105、135kg/hm2),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测定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水稻分蘖特性、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等指标,探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
颧骨位于面部的突出位置,受外力打击时易发生损伤。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ZCF)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创伤之一,发生率位于面中部骨折的首位。颧骨复合体的三维骨性结构对维持面部宽度、突度、侧方轮廓和口颌系统功能起重要作用,骨折后会出现面部塌陷、张口受限等临床症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面部原有的外形轮廓和口颌功能。传统手术治疗模式依靠石膏模型、影像资料为临床医生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衰竭问题愈发严重,利用绿色清洁、高效环保的分布式电源提供可靠、稳定的电能,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利用分布式电源控制技术获得稳定的电压、频率是微电网推广应用的基础。交流微电网是微电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增长,对交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提出了更大难度和更高挑战。因此,研究交流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不同种类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进行
莠去津和异噁草酮分别是黑龙江省玉米和大豆田除草剂应用的优秀主打品种,然而由于其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常年应用导致土壤中积累量增加,依靠土壤自身修复能力已经难以降解消除,对轮作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的毒害。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安全、高效、可操性强的微生物修复已成为此类长残留除草剂毒害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探究长残留除草剂生物修复菌肥田间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框栽试验方法,在嘉荫县红光乡和东北
目的膀胱癌是常见的尿路上皮癌之一。膀胱癌细胞一旦发生肌肉浸润或远处转移,将严重影响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新兴观点认为,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属于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在膀胱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非侵袭性膀胱癌向侵袭性膀胱癌的发展是一个逆向分化的过程如何控制和抑制膀胱癌疾病的发展将有助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但目前
近年来,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关注重点之一。氮肥作为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最重要的肥料之一,其合理及高效的施用是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的先决条件。本试验选取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山种植,设置7个施氮处理,对不同施氮量与形态指标、加工品质、产量和库存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研
纺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但在实际生产中仍会出现诸如污渍、破洞、浆斑等瑕疵,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传统的纺织制造过程仍依赖人工检测,但在快节奏、高度重复的检测任务中,极易造成因视觉疲劳所致的错检、漏检。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在纺织缺陷检测领域逐渐开始应用。然而,由于布匹瑕疵类型数量不均衡,且瑕疵具有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尺度变化大、面积占比小等检测难点,传统检测算法无法完全适用。为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