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学生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英语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到了大学阶段,无论是在期末试题还是在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分量都丝毫没有减轻。虽然英语教师们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许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依旧让人无奈。作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即很多教学活动的目的只是关注学生阅读理解的选择结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求知欲和自觉性,因此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目前相当多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封闭式的教学形式,让本该活泼生动的英语课堂失去了生命力。近些年来在国内许多所中学里所倡导的“学案导学”让作者看到了课堂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让作者考虑:是否可以将其引入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但是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资料或者数据显示这种教学模式真的能够给我们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针对某个学科的某一方面的教学效果而言。本文即对此进行了研究,将学案导学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期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学能力,从而最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为了达到本研究的目的,作者采取了准实验研究办法,选取一个实验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案导学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并结合使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英语能力测验的方法,希望能够验证学案导学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以期望大学教师可以将此模式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期望大学生可以在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提高自学能力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阅读技巧。通过对研究结果和数据的分析,作者发现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相比较,在学案导学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者建议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通过使用学案导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够自如使用各种阅读技巧;尽量在课前充分准备学案并在适当的时间发放到学生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从而能够扩大词汇量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