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氮磷配施的响应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生境异质性普遍存在,并与植物克隆生长密切相关,因而资源的斑块性差异最终必然引起克隆植物构件在水平空间上的配置格局和植株生长及形态上的可塑性变化,形成对异质性生境资源的觅养生长格局和克隆可塑性响应,具有生态适应意义。土壤养分是生境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植物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因而通过施肥试验可以研究植物克隆生长对土壤养分的可塑性反应和生态适应对策。但在该类研究中,目前以草本和木质草本植物(竹类)为主,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木本植物中国沙棘为对象,其结果可丰富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而且,目前的养分生态适应研究没有报道克隆生长与配合施肥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只能分析生态学意义,难以指导克隆生长的调控。本试验采用3×3回归设计,并汲取拉丁方排列特点,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种群克隆生长对N、P配合施肥的响应过程,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种群特征对施肥用量及其配比的适应机理,并建立了相应的量化模型,不仅可用于植物养分生态适应对策的分析和诠释,还可用于中国沙棘克隆生长的人工调控,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和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N、P用量的增加,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长量、种群及其构件生物量的增幅均先增加后减小,这一结果符合米氏定律。通过回归分析,本研究还得出了各产量指标与N、P用量之间的量化模型,并给出了各特征参数最佳施肥量和最佳配比。同时,各产量指标之间具有协同生长效应,施肥可促使所有指标和所有构件的生长。另外,产量指标不同,N和P的边际产量大小也不同,可见N和P对不同特征的贡献率也不一样。由此可见,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人工林用途、功能和经营目标主动调整施肥用量及其比例,从而达到最佳成效。(2)权衡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沙棘克隆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与N、P配合施肥量的关系呈曲面模式,与单施N或单施P的关系亦为抛物线模式。即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树干、活枝、死枝(纵向间隔子)、克隆器官(横向间隔子)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呈凸现形反应曲面模式,而种群叶片、根系(资源获取构件)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呈凹现形反应曲面模式。由此不难看出,在施肥作用下,种群地上与地下、克隆器官与根系、资源获取构件与间隔子(横向间隔子与纵向间隔子)之间生物量分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蕴藏了种群在资源获取与储藏利用之间的精细分工,以及种群在生长与生存之间、繁殖与生长之间的权衡性和不同的生态适应对策。(3)克隆生长能力与觅养生长格局:研究表明,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中国沙棘种群克隆器官形态特征及子株数量的增幅均先增加后减小,呈凸现形反应曲面模式,符合米氏定律。因此不难看出,种群克隆生长能力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N、P用量的增加,种群克隆生长能力增加,子株密度也就越大,子株彼此间隔距离短而密集地分布在生境中,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聚集型,种群适合度越高;但是当N、P用量超过某一范围时,过量的土壤养分就会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此后,肥料用量虽然继续增加,可种群克隆生长能力却受到抑制,子株密度也就越小,子株彼此间隔距离长而稀疏地分布在生境中,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种群适合度越低。由此不难推断,N、P施肥用量由低到高,中国沙棘种群克隆生长能力和适合度先增加后减小的同时,还伴随着觅养生长格局的变化,即逐步由游击型转向聚集型,再由聚集型逐步向游击型转变。(4)合理施肥区与最佳配比线方程:当考虑肥料成本投资和收益关系时,最佳施肥量就并不一定是最经济的施肥量。本研究给出了不同种群产量指标的N、P的合理施肥区,在此区域内施肥可以得到与区域外施肥同样的产量,但施肥量却远远低于区域外的施肥量。因此,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下,超出该区域的施肥量都不能符合生产规律,而只是会浪费肥料。另外,在合理施肥区的基础上又得到最佳配比线(op线)方程,只有当N、P施肥量确定的施肥点在此op线上时,才是施肥付出成本最低,而得到的产量相对最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城市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为背景,对其开发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探讨,并以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地下公共空间的建筑设计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指出该模式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应
  园林植物与建筑是两大造景要素,但在现代的景观营造中人们往往追求单一的植物和建筑的景观效果,较少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本文从庭院景观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园林植物与建筑
贯流式电站的水头低、流量大,在水电机组甩负荷过程中流量会大幅变化,将会引起电站的上、下游水位的较大变化,此时只有结合下游河道非恒定流,将水力、机械两种过渡过程结合起
该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利用软岩筑面板坝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两种手段,总结分析了软岩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为合理应用软岩进行了坝体断面优化分析.并将这些
  建筑感与建筑形态是密切关联的。建筑感需要符合美学原则的,建筑感更倾向于形式。建筑感是设计的表现,建筑感与建筑的形态、空间的密切联系的。建筑感的形成是基于建筑形态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建筑与光伏一体化建筑之一,建成后装机总容量达到1兆瓦。建筑将光伏组件作为基本建筑创作元素,通过设计及研发,实现光伏能量环
  针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所提有关城乡环境发展现状及指导思想,通过反思建筑教育中对相关社会问题关注的滞后和缺位现象,本文认为应该主要从强化文化价值观、倡导适宜技术
该论文对设置气压式调压室的输水系统中缓闭止回阀的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合泵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设置气压式调压室和缓闭止回阀的压力水系统试验装置.此外,作者通过调节
建筑设计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知识作为其咨询服务的原料和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设计项目的定制性和业主、设计人的个性,使得设计的独创性、偶发性
该文对国际土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测度、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与国际工程公司总部经营管理决策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作者自己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针对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