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蓄积量估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蓄积量/生物量进行估测,对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微波遥感与光学遥感已广泛应用在反演森林参数方面。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光谱波段信息较少,但其影像空间信息量较大,可以更好地反应地物的结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分析森林结构参数。SAR雷达数据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不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L波段信号可以穿透树木枝叶更好地获取树干信息,对于反演森林蓄积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SAR雷达数据,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国有林场为试验区,探究针叶林、阔叶林蓄积量反演的新方法。首先,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值,利用筛选后的纹理因子建立针叶林、阔叶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其次,基于SAR雷达数据L波段的后向散射信号反演针叶林、阔叶林的蓄积量。最后,联合雷达数据和高分辨率影像构建线性、非线性蓄积量反演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纹理特征值反演蓄积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资源三号影像的纹理特征值,分别选取与针叶林、阔叶林蓄积量呈显著相关的纹理特征值,建立蓄积量模型。得到针叶林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71,估测精度为78.94%,均方根误差为27.50t/hm2;阔叶林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02,估测精度为67.84%,均方根误差为36.81t/hm2。针叶林的反演效果好于阔叶林。2.利用ALOS PALSAR极化雷达数据的后向散射参数反演蓄积量。提取L波段不同极化方式下雷达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及其比值,分析不同林分蓄积量与雷达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和指数模型。分析比较得出:针叶林线性回归模型的估测效果较好,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83,预估精度为78.37%,均方根误差为28.31 t/hm2;阔叶林指数模型的估测效果好,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34,预估精度为73.49%,均方根误差为29.11 t/hm2。3.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与雷达数据联合反演蓄积量。结合资源三号数据的纹理特征值与雷达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分别建立针叶林、阔叶林的联合反演模型,通过构建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比较显示:针叶林逐步回归模型效果最好,模型相关系数为0.898,预估精度为83.07%,均方根误差为20.45t/hm2;阔叶林BP神经网络模型最好,预估精度为80.14%,均方根误差为21.42t/hm2。联合反演模型较单一数据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针叶林、阔叶林蓄积量的估算精度。
其他文献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
背景及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国目前有900万以上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癫痫患者65—70万。反复的癫痫发作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危害。但癫痫的发病机制尚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给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的优势,然后分析了利用网络资源
介绍了一种LDO型串联大功率白光LED恒流驱动控制器的设计。该电路包括LDO、带隙基准电压源、反馈电路、电流传感取样电路、大功率驱动电路五个部分。芯片采用9V供电,利用片内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受到人们的追捧,中国也不例外。当下,国家在政策方面对足球运动在校园及民间的普及给予了强力支持,虽然我国的足球水平在国际上相对落
<正>清廉的不如腐败的。清廉的被淘汰了,腐败的反而步步高升。很多腐败官员,依靠贪腐获得大量灰色收入,并用于跑官、买官、要官,他们在升迁过程中,以金钱开路,用物质利益打通
期刊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97983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人均GDP
通过对汽车零件、光学零件、电子零件替代技术的剖析,说明了超声波清洗方法在替代清洗技术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本论文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纤维素(CNF)、硅烷偶联剂KH-540改性纳米纤维素(K-CNF),并将CNF、K-CNF对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改性,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出CN
大渡河流域金成矿带韭菜坪金矿床位于鲜水河、龙门山与攀西裂谷三叉交会处,属于前震旦系康定杂岩中金矿床,赋矿围岩为斜长角闪岩和花岗闪长岩,是大渡河金矿带中石英脉-蚀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