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绿脓假单孢菌。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可以引起导管相关性肺炎、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等严重的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同时耐3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喏酮类等)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逐年增加,在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房引起的爆发流行病死率很高。研究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除外膜通透性的降低、外膜孔蛋白的丢失和主动外排等外,产β-内酰胺酶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近年出现频繁,分析其耐药性及其产酶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性与常见β-内酰胺酶类型和编码基因之间的关系。对收集到聊城市人民医院2002-2007年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杆菌309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使用Nitrocefin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大平皿法对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分型检测:根据耐药表型和产β-内酰胺酶类型的不同,分别对耐IMP、FOX、CAZ和CTX的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blaOXA-24的PCR检测和AmpC酶、ESBLs基因的多重PCR检测。除IMP外,30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余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28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三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占91.67%;这些耐药菌株大多从痰液中分离,主要来自于ICU病房。30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到294株产β-内酰胺酶(95%),其中171株(55.24%)能经改良三维试验大平皿法进行酶分型。在这17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单独产碳青霉烯酶6株(3.51%)、产ESBLs23株(13.16%)、产AmpC酶8株(4.39%)及产IRTs27株(15.78%);同时产碳青霉烯酶和ESBLs的有8株(4.39%),产AmpC酶和ESBLs的有13株(7.89%),同时产碳青霉烯酶和IRTs的有10株(6.14%)。在IMP中介或耐药的13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经三维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组41株(均为非金属碳青霉烯酶),PCR检测28株携blaOXA-23,三维试验检测不产碳青霉烯酶组95株,PCR检测到5株携带blaOXA-23,两组均未发现blaOXA-24。对CTX/CAZ均耐药的18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组75株,多重PCR检测到12株阳性,分别携带blaCTX-M-13、blaCTX-M-14的各3株,同时携带blasHv和blacTx-M-1的6株,三维试验检测不产ESBLs组108株,多重PCR全部阴性。对FOX中介或耐药的28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组36株(占12.84%),多重PCR仅检测到3株阳性,三维试验检测不产Ampc酶组245株,多重PCR检测到5株携带blaDHA。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常见,β-内酰胺酶产生率高,同时产多型β-内酰胺酶常见。三维试验结果以产ESBLs最多且复杂,其次是IRTs。碳青霉烯酶较单一,绝大部分携带blaOXA-23,是主要的基因型,考虑与医院感染流行有关,ESBLs、AmpC酶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多重PCR阳性率均低,考虑与引物选择有关,故其具体产酶类型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改良三维试验大平皿法能同时进行几种常见β-内酰胺酶的筛选分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