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项目建设期内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又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造价审计又是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来展开。对项目建设周期内开展跟踪审计,对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能够避免业主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领域迅猛发展,建设规模日趋变大,国家对建设工程的监管也越来越到位。虽然国家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建设工程活动,监管建设领域及工程质量。但仍有很多投资者对项目的监管认识不足,监管能力有限,这就导致建设投资使用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因而,这些投资者开始借助审计工具来监管基本建设活动,以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但是传统的事后审计因介入时间滞后,仅能对结算阶段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这时大多数成本支出已经实际发生,很难达到节约资金的审计效果。全过程跟踪审计弥补了事后审计的缺陷,在项目立项时就已介入,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被审计单位责成其落实整改,已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但现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研究能够促使完善审计理论体系,为跟踪审计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有效减少成本,降低投资。因此全面普及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公开程度,规范建设市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整个建筑市场尤其是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化的需要。本文从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视角,分别从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两个层面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论文对项目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确定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六个阶段进行详尽阐述。在理论阐述时,本文概括阐述了每个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工作重点;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选取每个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并提出应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对策,以切实达到审计目的。最后本文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分析,并在知识能力范围内给出应对措施。因此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研究,可以为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提供一定的业务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