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并且广泛存在于各种介质中。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表层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表层水为对象,调查其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就其在研究区域内的来源、分布特征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认识: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对采集的水样和悬浮颗粒物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多环芳烃进行测定,结果较为满意,方法检出限为0.002-0.12μg/L。2.重庆市主城区水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重庆市主城区水中9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范围为0.051-2.319μg/L,平均浓度为0.725μg/L。其中,长江和嘉陵江中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0.170-2.059μg/L和0.051-2.319μg/L,平均浓度分别为0.684μg/L和0.787μg/L。3.表层水中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枯水期多环芳烃平均浓度较丰水期高,分别为0.665μg/L和0.959μg/L。和尚山多环芳烃的平均浓度最低,约为0.514μg/L:沙坪坝区浓度最高,约为0.851μg/L。上述分布的差异主要受地表径流和当地人为活动影响较大。4.多环芳烃在溶解相和颗粒相间的分配苊烯、苊等分子量较小的多环芳烃多存在于溶解相中,分子量相对较大的B【a】A则主要吸附于悬浮颗粒物上。5.溶解态有机物、温度等因素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影响溶解态有机物与水中多环芳烃的总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与苊烯、芴、荧蒽和芘有相关性;水温、气温与水中多环芳烃的总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菲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而pH、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均与多环芳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雨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为0.967-5.297μg/L,平均浓度为2.257μg/L,对表层水中多环芳烃可能有一定的影响。6.多环芳烃来源解析该区域表层水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