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杀伤细胞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非特异杀伤作用的细胞。它在肝细胞癌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CD57+)浸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2006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进行肝切除术且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240位患者。患者病理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并用CD57作为NK细胞的标记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倍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每位患者各有3个直径都为1mm的癌组织点和癌旁组织点。对每位患者的NK细胞数取点平均,先将患者根据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中位数分成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高组(n=118)(>15.00个/点)和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低组(n=122)(≤15.00个/点);再将患者根据癌旁组织内NK细胞浸润中位数分成癌旁组织NK细胞浸润高组(n=120)(>24.17个/点)和癌旁组织NK细胞浸润低组(n=120)(≤24.17个/点)。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和计算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高组与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低组的无瘤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102),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高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浸润低组(P=0.018);癌旁组织NK细胞浸润高组与癌旁组织NK细胞浸润低组间对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P=0.710,P=0.646)。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数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显著联系。癌旁肝组织内NK细胞浸润数只与肝硬化有无有关(P=0.044),无肝硬化组NK细胞浸润数较高。癌组织内与癌旁组织内的NK细胞浸润数经相关分析,两者无相关性(R=0.126:P=0.050)。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高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62%)高于浸润低组(46%)(P=0.018)。多因素分析显示:癌栓(P=0.000004),术前AFP(P=0.035)和肿瘤数目(P=0.001)是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癌栓(P=0.0000002),肿瘤分化(P=0.032)和癌组织内NK细胞浸润数(P=0.010)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尤其是对于癌栓阳性组患者,癌组织内NK细胞高浸润组与低浸润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7.6个月vs 8.7个月,P=0.013),高浸润组与低浸润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7个月vs 14.6个月,P=0.009),都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癌组织内自然杀伤细胞浸润对肝细胞癌术后具有保护作用,与较高的总体生存率有关,这种作用对癌栓阳性患者意义更大。应用价值:证实了NK细胞对肝细胞癌的保护作用,为应用提高NK数量和活性的方法对肝癌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创新点:首次从免疫学角度大样本研究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K细胞浸润对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当前传统的物业管理运作模式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创新上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指出了物业管理服务创新的关键点,然后基于315份调研问卷
督促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电子化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督促程序的电子化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促进互联网纠纷的解决、分流案件
产后痹是指妇女在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而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酸沉、怕凉、怕风等为主要表现的中医风湿病。人工流产或引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引发上述症状,属"产
常温法合成了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和ZIF-67,用XRD、SEM和BET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正己烷、2-甲基戊烷单组份分别在ZIF-8和ZIF-67吸附材料上的吸附等
为解决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内容不适用、概念听不懂等问题,按照知识、技能、岗位相统一的原则,开展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改革,有效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前端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成了新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互联网的有
通过对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能提高其的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令患者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不同时期血
<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象在基层、主体在基层。在新形势下,必须找准病灶,突出特色,压实责任,强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夯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
治外法权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当时诸国出于宗教差异的考虑,使一国国民在另一国享有特别司法权。而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东方国家建立起的治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