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年河南省鸡群马立克氏病病毒流行株的分子进化及基因重组分析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j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是少数感染自然宿主后,可诱发淋巴瘤的禽疱疹病毒之一,其感染引起的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也是最早可以用抗病毒疫苗来预防肿瘤发生的疾病。为了解鸡MD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2-2014年河南省发病鸡群的临床病料进行了采集,并对MDV 132 bp重复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同时对meq、gE和gI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9份病料中均可扩增出与132bp双拷贝大小相符的PCR主产物;meq、gE和g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相比,分别为98.5%~100%、98.8%~100%和98.0%~100%;基于这些基因构建系统发生树的分析结果表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印度的MDV分离株相比,目前河南鸡群中流行的MDV与此前分离的河南流行株进化关系较近,并且与其他国内分离株共同形成一个较大的独立进化分支。除了MDV,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也是导致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和肿瘤病最重要的病原之一。由于MDV和REV具有相似的组织嗜性,常混合感染于同一鸡群,因此这两种病毒的共感染对家禽养殖业危害巨大。此前研究表明,MDV基因组中可人工或自然重组REV的部分基因组片段,如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这种重组对MDV的病原学特性可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国内鸡群MDV和REV的共感染和自然重组状况,本研究对分离自河南商品蛋鸡群的17个MDV分离株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中HNGS206和HNXZ103的病毒基因组中存在REV-LTR的重组插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两个毒株不是MDV与REV自然重组的流行毒株,其基因组中LTR的插入可能发生于临床病例鸡共感染后的病毒分离培养过程中。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河南鸡群中MDV和REV的共感染较为普遍,但MDV与REV自然重组毒株的流行状况仍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监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7上半年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主要流行血清型,进行流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中和保护试验,并对FAdV-4hexon基因片段的表达进行了初步
本研究根据2005年从北京某牛场分离得到的一株牛肠道病毒2型(Bovine enterovirus type2,BEV-2)毒株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牛肠道病毒2型包含VP1(840bp)蛋白
本研究通过PCR的方法对所分离的101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1型菌毛蛋白结构基因的检测,从而鉴定出63株具有1型菌毛的大肠杆菌。 通过对1型菌毛主要亚单位蛋白FimA的二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