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发祥地,对甘肃文化遗址做空间格局分析,是为文化遗址开发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甘肃国家级文化遗址作为研究对象,结合2005年甘肃DEM地图、交通路网地图,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技术支持下,对文化遗址做海拔分布、水系缓冲区周围分布的现状分析,研究文化遗址的分布类型、离散程度、继承性等分布特征,并研究文化遗址不同朝代的文化中心分布及中心迁移的规律,最后结合道路网络,做文化遗址的可达性分布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甘肃国家级文化遗址有小片集中分布的特征,省域中部和东部分布较为集中,西北部分布明显较为分散。甘肃国家级文化遗址分布在海拔1000~2000m范围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3.1%;根据主要河道缓冲区分析,得出国家级文化遗址近40%分布在距区内主要河道周围30km以内的范围内。运用GIS对文化遗址进行分布类型分析,得出甘肃国家级文化遗址是随机分布的,这与文化遗址的分布现状是相符的;离散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遗址中心点西北方向离散程度最大,东南次之,东北、西南的离散程度小;为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文化遗址的离散程度,采用第二种同心圆方法计算离散程度,统计文化遗址的频数,比较实际分布频数和理论分布频数,得出第二种离散程度的计算结果,离散程度的分析结果与甘肃地形有很大关系。随着朝代更替,文化遗址是具有继承性的,研究对象中130个文化遗址有68处是在前朝基础上扩展建设或继续使用的,通过各时期文化遗址继承性对比发现,隋朝时期继承性最高,新石器时期和明朝时期继承性最低,但是明朝时期的新建量最高。通过对不同朝代文化遗址分布中心的分析,得出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文化遗址分布中心呈现先从东部向西部移动,到三国、晋时期又由西部向中部迁移的特点。甘肃国家级文化遗址中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在省域东、中部分布比较集中,在省域西北部分布相对分散。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多个文明起源中心之一,是代表先秦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决定了甘肃文化遗址的分布现状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