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也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渐升高,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50%。与此同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是逐年升高。据美国能源局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己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面临着国内外巨大的压力。近年来,中国资源消耗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巨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在国际上面临巨大减排压力。我们通常是以人均碳排放量作为辩护的依据。然而,国际上却使用总排放量来指责中国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负主要责任。因此,我们需要寻求其他的论据为国际减排谈判争取主动权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的工厂,发达国家在中国制造和加工初级产品,消耗中国的资源,在中国排放二氧化碳。但是,通过贸易,这些产品被发达国家所消费,这就增加中国的碳排放量,减少了发达国家相应的碳排放量。国内外己经有学者强调,从消费角度计算减排的责任将更加公平合理。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碳排放量是否产生了影响,以及对外贸易对中国碳排放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为减轻中国在国际减排的压力提供来自贸易方面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碳排放量产生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Antweiler等人的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理论模型,得到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三大效应。再根据相关的数据初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和碳排放情况,1978—2009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和碳排放具有共同的上升趋势。然后,是对外贸易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部分,包括两个部分:对外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总体分析,以及对外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行业分析。在总体分析部分,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验证了对外贸易在对中国碳排放量增加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对外贸易额与中国碳排放长期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对外贸易确实是影响中国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行业分析部分,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出了净出口导致了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的总量,以及各个行业进出口导致的中国的碳排放量的变化量。研究发现,从总量上看,中国是一个碳排放净出口国,中国因为贸易而增加的碳排放占到中国的总的碳排放的24.4%;从行业来看,中国碳排放净出口较大的行业集中在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例如纺织和制造业等行业。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得出几点建议:中国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在国际减排的会议上获得谈判主动权;中国从应从消费者负担的角度否认和驳斥以碳关税为由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应该引进新技术降低各行业碳排放强度;中国需调整进出口的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强度过大的资源消耗产业产品的出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