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需要,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言,基于躯体和身心状态的变化,其社交半径逐渐减少,家庭环境及风俗习惯导致的消费行为存在着特异性的特征。从研究者的角度,选择消费需要和消费行为,围绕老年人的身心状态,生活习惯,基于生活满意度进行追踪研究,对于构建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起到指导意义,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对于老年人的个案咨询挖掘更富有深度的沟通角度。在本次研究,通过对于上海市近200位老年人的调查,通过开放性问卷了解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构建消费需要和生活满意度的逻辑关系,并根据中等偏上效应找出老年人消费行为中的部分特点——锚定效应,进而通过个案咨询引导老年人合理平衡自己的消费需要,针对老年人需要,进行层次化提升,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本次研究,大致结论如下:(1)上海市老年人在不同教育程度消费需要不存在差异:在消费需要和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说明老年人生活的特点,不受到老年人本身教育程度的影响,而受限于老年人所处的生活状态、社交情况以及伦理性特点影响;(2)不同年龄段的上海市老年人在消费需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老年人的消费需要特点,刚进入退休状态的老年人往往对于社会的自我接受性将强,其对于社交性需要表现出较高的需要,而随着年龄的变化,其和伦理性的消费需要日渐提升;(3)不同性别的上海市老年人消费在自我、社交、伦理三个维度和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观点认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其身心结构不同,基于基于老年期的消费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上海市老年人在消费需要的三个维度上和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说明老年人基于身体功能的衰竭,其性别上的消费需要不受到老年人本身性别特点的影响;(4)不同生活满意度的上海市老年人消费在自我、社交、伦理三个维度和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老年人在整体消费需要上一定的锚定效应,其中消费需要在其中存在一定的主要影响,但是消费需要和锚定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6)通过解决消费需要上的锚定行为,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