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顶级男子百米运动员跑的技术特征差异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an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对竞技体育的不断投入,科技与体育的不断交融,现阶段的体育事业有了整体性的提高,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向体育强国转型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短跑项目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今我国选手与世界百米顶级运动员全程百米跑四阶段的时间、空间技术特征差异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我国短跑训练、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以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决赛的冠亚季军及我国选手苏炳添和张培萌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信息技术法等,对中外百米选手的技术时空特征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研究成果:(1)起跑阶段,我国的好手的平均反应时慢于世界顶尖级选手的平均反应时,且我国选手的起跑反应能力不稳定。(2)加速跑阶段,我国的好手的平均水平慢于世界顶尖级选手的平均水平,且我国选手的加速能力不稳定。(3)途中跑阶段,我国的途中跑时间明显少于世界的平均水平。(4)冲刺跑阶段,我国选手的冲刺能力明显较世界顶级选手差,提示我国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在日后的训练中,要进一步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与爆发力训练。(5)苏、张的压线技术也不如世界顶级高手的压线技术,其躯干没有很明显的向前倾斜的态势。
其他文献
今年是斯柯达品牌入华的十周年。这十年间,斯柯达已从最初的单一车型明锐发展到科迪亚克、速派、YETI、Rapid(昕动和昕锐)和晶锐等六条产品线,完成了A0、A、B到SUV的市场全面覆盖。累计销量超过210万辆,其中明锐累计销量超过115万辆。以上,只是一个品牌的发展历程,可观的数据表现背后必定有着成熟且稳定的庞大市场作为支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市场,一个几乎可以接纳和消化所有车型的市场,对于在西方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