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蜡原油加降凝剂输送是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较经济的输送方式,但输送过程中加剂原油所受的高速剪切很有可能对改性效果造成严重的恶化作用,研究加剂原油剪切历史的定量模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实验方法分别探讨剪切历史的各个形成条件:剪切温度、剪切强度和剪切时间对加剂原油凝点剪切效应的影响规律,发现同一剪切温度下决定加剂原油低温剪切效应的参数是剪切率和剪切时间的函数。因此,将单位体积平均剪切粘性能量耗散作为加剂原油剪切历史模拟的模拟量。比较现有的剪切历史模拟方法,选择经济、便捷的搅拌器法作为剪切历史定量模拟的最终方法。对搅拌系统中的搅拌叶轮构型、搅拌叶轮/槽直径比和液体高度进行筛选,选择最适用于剪切历史模拟的搅拌操作条件。经实验发现,剪切粘性能量耗散与原油低温剪切效应确实存在很好的对应性。根据剪切能耗作为模拟量的深层依据和剪切效应与降凝剂改性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将剪切过程中的熵产与凝点剪切效应/改性效应比相关联,并结合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导出剪切后加剂原油的凝点预测模型。经实验检验和理论证明给出凝点预测模型适用的剪切温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