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生长并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进行性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失调和不孕。该疾病组织学呈良性表现,但具有血管生成、远处转移、复发等恶性行为,且其发病率较高,在25岁-45岁女性中达10%-15%,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疾病之一。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最为广泛认可的是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异位的子宫内膜能否存活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异位病灶,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遗传、免疫、炎症和在位内膜的特性。其中,免疫和炎症因素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备受关注。2005年,国内学者首次发现: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nterleukin-17的浓度明显高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无内异症者,且Interleukin-17的浓度不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改变。此后,日本学者在探究Interleukin-17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时发现:TH17细胞存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液和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中;他通过体外实验证实Interleukin-17A能诱导人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nterleukin-8和环氧合酶-2以及有助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近期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Interleukin-17浓度高于轻度患者。关于Interleukin-17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此外,Interleukin-17A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作用是根据体外实验得出的结果,并未进行在体实验。Interleukin-17A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该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是通过何种方式和通路进行作用等都还无法定论,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Interleukin-17A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关系,验证其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探寻该细胞因子在异位病灶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方式。 方法:利用il17a基因敲除(il17a–/–)和il17a野生型(il17a+/+)C57BL/6雌性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0天,20天,30天时断颈处死模型小鼠,观察异位病灶生成情况,测量记录病灶大小。取异位病灶组织,采用HE染色评估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的生成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异位病灶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9mRNA表达情况。 结果:il17a基因敲除(il17a–/–)和il17a野生型(il17a+/+)C57BL/6雌性小鼠均能形成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开腹行子宫内膜组织自体移植手术10天以后,两组模型小鼠均可见子宫内膜组织存活,随病灶生长,可形成典型的异位囊肿,囊液透亮,囊肿表面血管丰富,组织切片HE染色证实为子宫内膜组织。术后10天,20天,30天il17a–/–组异位病灶体积均较il17a+/+组大,HE染色结果评分显示i17a–/–组异位内膜生长情况较il17a+/+组好,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病灶体积逐渐增大后萎缩变小。il17a–/–组环氧合酶-2(COX-2)和微血管密度(MVD)均低于il17a+/+组,随时间推移,二者的差异性逐渐减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基质蛋白酶9mRNA(MMP-9mRNA)在两组模型小鼠均呈低表达,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且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结论:il17a-/-小鼠能够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IL-17A并非决定异位病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IL-17A能促进早期异位病灶的COX-2表达和MV生成,参与早期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但IL-17A不参与MMP-9介导的侵袭作用。IL-17A促进异位病灶早期的发生发展,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以IL-17A为靶点,局部阻断其作用,可能是预防和治疗内异症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