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运行状况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国民经济在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可以的快速稳健运转。我国股票市场2015年出现的由股票价格断崖式下跌而在市场层面呈现出流动性枯竭迹象,在经济运行中属于一类由惨重流动性短缺而造成的恐慌性踩踏现象。这种流动性枯竭现象干扰了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淆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此外,由市场流动性枯竭而导致的股市大跌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好的影响。股市大跌会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导致他们的投资消费意愿大打折扣,最终造成严重经济萧条现象。所以,研究股市流动性危机形成机制和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从一个角度来讲,可以提供国家调控金融市场,规避市场出现流动性踩踏现象的依据。另一个角度来讲,还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帮助市场投资者作出更好的投资决策,选择更有价值的投资组合,来躲避市场流动性风险以获得期望投资收益。本文从减价出售和竞相抛售角度出发,以市场流动性螺旋模型为基础研究股市流动性踩踏危机的形成原因与过程。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股市流动性影响因素、流动性危机形成原因及流动性危机对股市运行的影响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首先从减价出售理论、竞相抛售理论与流动性螺旋的角度出发,探寻能够分析流动性踩踏危机形成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股市流动性踩踏危机的现状特征,包括股市流动性踩踏危机的特点与风险,然后对当时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融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简明的介绍了场内外主要杠杆交易类型与特点,对不同交易方式在股市中的运行机制、场外配资利用分仓系统导致股市高杠杆的状况分析以及去杠杆引发融资爆仓股票价格断崖式下跌和市场流动性枯竭而最终引发流动性踩踏危机形成的一系列链式效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第三部分,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去杠杆如何影响股市的流动性踩踏危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去杠杆阶段,流动性踩踏危机引发价格断崖式下跌。本文得出的结论与启示为:过度的杠杆交易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面对去杠杆冲击,杠杆交易者被迫减价出售资产,价格未调整到位时会产生流动性踩踏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场内外杠杆比例应进行有效的限制和规定。健全股票市场交易机制,充分披露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监管层应该加大对市场高杠杆交易的风险监管与排查力度,正确合理引导杠杆交易参与者的投资动机,并随着金融产品跨市场关联程度的加深大力发展混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