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掺杂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的生长和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406340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具有优良的电学及光学性能,已经在全息存储和准相位匹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在高光强照射的情况下会产生光致散射,导致全息存储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同时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高的矫顽场使其很难在常温下实现周期极化,使周期极化工艺变得复杂。本文采用掺杂ZnO的方法提高晶体的抗光致散射能力和降低晶体的矫顽场。本文采用最优的工艺参数,利用提拉方法,从中频加热炉中生长出无明显宏观缺陷、光学均匀性好的同成份Zn:LiNbO3和Zn:LiTaO3单晶。生长出晶体的尺寸为Φ40×20mm。通过气相交换平衡(VTE)技术制备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和钽酸锂晶片。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同成份Zn:LiNbO3和Zn:LiTaO3晶体掺Zn后晶格结构未有变化。对Zn:LiNbO3和Zn:LiTaO3晶体的晶胞参数进行计算后发现,晶格常数随着Zn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Zn:LiNbO3或Zn:LiTaO3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和红外吸收峰的变化机理也在本文中被讨论。分析显示LiNbO3晶体中掺入Zn2+离子优先取代反位铌( Nb L4+i)。当ZnO含量达到其阈值浓度后,所有的反位铌被完全取代,Zn2+离子开始同时占据正常的锂和铌位,形成( Zn 3N-b-3 Zn +Li)自补偿结构。而对于LiTaO3晶体,当掺入ZnO掺杂量小于阈值浓度时,Zn2+首先取代反位钽( Ta L4+i)的位置,当超过阈值浓度后Zn2+开始取代正常晶格的Li位。利用差热分析测试Zn:LiNbO3和Zn:LiTaO3晶体晶体的居里温度,发现当ZnO含量低于其阈值浓度时,晶体的居里温度随ZnO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相反地,当ZnO含量达到其阈值浓度后,其居里温度开始下降。测量了Zn:LiNbO3和Zn:LiTaO3晶体的铁电性能,自发极化对ZnO含量变化不敏感。电滞回线测试结果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即晶体存在内场。通过同成份与化学计量比LiNbO3和LiTaO3晶体的矫顽场和内场相比较可以得出,同成份晶体中高的矫顽场和内场是由晶体的本征缺陷造成的。晶体的矫顽场和内场对ZnO含量的变化十分敏感。利用二波耦合实验测试了同成份和近化学计量比Zn:LiNbO3和Zn:LiTaO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如衍射效率、光折变响应时间及擦除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随着ZnO含量的增加,晶体的光电导增加,晶体的衍射效率降低,光折变响应速度变快,同时擦除时间也缩短。近化学计量比晶体的衍射效率要低于同成份晶体衍射效率,光折变响应时间及擦除时间也小于同成份晶体。利用透射光斑畸变法测试了Zn:LiNbO3和Zn:LiTaO3晶体的抗光致散射能力。纯的LiTaO3要比LiNbO3晶体抗光致散射能力高二个数量级。当ZnO掺杂进入晶体后,掺杂量低于其阈值浓度时,晶体的抗光致散射能力变化不大。相反地,当ZnO掺杂量达到其阈值浓度后,晶体的抗光致散射能力显著增加,与同成份晶体相比提高了二个数量级。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的抗光损伤性能要明显优于同成份的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分析表明光电导是晶体抗光致散射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生活环境舒适等正常情况下,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但是在应激条件下、鸡舍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鸡群感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在泌乳初期,因为能量出现负平衡,而导致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酮体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酮病的主要特点是高酮血症和高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Brucella)是一种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感染羊、牛和猪及鹿等经济动物,也可感染人类,布病对人畜健康、经济发展和国
文章从设计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未来设计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最终从工业设计的专业视角出发,从改善生产方式、优化产出物、
分别建立了真空镀膜机行星系统中平面光学元件薄膜厚度模型和修正挡板校正薄膜厚度非均匀性模型,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完成修正挡板优化设计;研究了使用修正挡板校正薄膜厚度分
掌握规模养猪中疫病的流行特点,对疫病的诊断及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2家规模化猪场802例猪病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了当地猪病流行特点,并提出了
现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推广科学养猪、加快品种改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完善该技术操作规范并建立其推广体系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结合当地人工授精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近30多年,经过各种类型的设计实践,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以及其他国家指导性政策文件中,工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