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两年(1994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与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心律失常住院病人的一般情况、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通过两年间的对比,对以往心律失常的诊治情况做出总结,为今后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关于心律失常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资料。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两年间心内科出院诊断包括心律失常年龄≥18岁的住院病例644例。详细记录病例一般情况、病因、并发症、主要检查、治疗和出院诊断等项目。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发病年龄前、后2年比较(52.96±11.25岁vs 62.85±14.02岁;P<0.05),后1年年龄显著增大。后1年老年人(≥65岁)患心律失常的比例显著增加(25.68%vs 64.26%;P<0.05)。前后2年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患病人数男性多于女性。后1年平均住院天数较前1年显著减少(16.72±8.01天vs10.01±4.64天;P<0.05)。(2)住院病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后1年较前1年增加(24.63%vs27.71%;P<0.05)。(3)心律失常住院病例主要相关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33.13%)、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6.91%)、糖尿病(8.97%)、风湿性心脏病(7.78%)、扩张型心肌病(5.50%)等。其中前1年以单种相关病因比例多于后1年。两种相关病因组合比例最高的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病(5.59%),三种相关病因组合比例最高的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病及糖尿病(3.26%)。(4) 2年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无明显差别,总体心律失常住院病例中,均以心房颤动最常见(20.98%vs23.68%;P﹥0.05),其次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5) 2年住院病例中除阵发性室上速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无明显差别外,其余类型心律失常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女组比较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明显性别差别,房性早搏女性多于男性,其余类型心律失常均为男性多于女性。春夏秋冬四组比较发现,住院病例中各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季节差别。(6)心律失常的治疗以抗心律失常药物与介入治疗为主,后1年介入治疗使用比例明显增多。结论住院病例心律失常发生率后1年较前1年显著增加。心律失常的主要相关病因排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糖尿病。两年间心律失常相关病因谱有所变化。其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一直是最主要的相关病因。风湿性心脏病减少,扩张型心肌病、糖尿病有所增加。最常见的两种相关病因组合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病,最常见的三种相关病因组合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心房颤动是住院病例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手段中介入治疗的比例逐渐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改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