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和舍饲对藏猪肉营养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检测不同养殖方式对藏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从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强噶村选择放养和舍饲饲养的8月、12月和16月龄藏猪各3头,取背最长肌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含量、脂肪酸及氨基酸,实验数据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层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舍饲组藏猪肉中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放养组藏猪猪肌肉钾、钠、钙、镁、铜、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均要显著大于舍饲组(P<0.05),其中钾、钠元素分别高达4126.1 mg/kg、518.6 mg/kg,且明显高于同龄段舍饲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微量元素镁、铁、锌的含量极为丰富,均显著高于舍饲组藏猪。两组藏猪肉质中铅、砷、铬、镉等有害矿物质元素平均含量较低,符合国家猪肉卫生标准;(2)放养组藏猪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明显高于舍饲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较高,且两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的百分比都高于40%,达理想蛋白要求。不同月龄组氨基酸评分存在一定差异,8月龄藏猪氨基酸评分一致,12月龄放养组藏猪氨基酸评分显著低于舍饲组,16月龄时放养组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藏猪肉鲜味氨基酸(F)含量丰富,在51~59 g/kg之间,且放养组高于舍饲组。8月龄藏猪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12月龄和16月龄藏猪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3)放养组藏猪肉Cl8:2 n-6(亚油酸)和C16:l n-7(棕榈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舍饲组藏猪(P<0.05)。各年龄段放养组藏猪肉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放养组和舍饲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ΣPUFA分别高达13.82%、13.59%,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放养组藏猪肉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高达44.01%、57.68%,且不同年龄段藏猪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UFA/SFA)分别为:0.37、0.32、0.30,ω-6/ω-3值分别为7.62、4.41、5.95。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舍饲方式对藏猪营养品质影响的各不相同,通过对比发现,各月龄段放养组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矿物质种类较为丰富且脂肪含量较低,汞,镉、砷和铅等潜在毒性矿物质元素均未被检出,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不同月龄组氨基酸评分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当舍饲组藏猪肉的蛋白质氨基酸评分高于放养组时,说明在舍饲条件下饲养的藏猪蛋白质含量更高;其中亚油酸和棕榈油酸对人体健康具有特殊意义。亚油酸能够降低血液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具有参与脂肪分解与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骨组织的代谢和防癌抗癌等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资源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对供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日益关注饮用水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对水源地水质展开评价和进行饮水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仅可以给水源地管理和维护提供决策依据,还能为保障饮水卫生安全提供基础资料,是改善水源地水质现状和人们饮水健康的重要举措。由于目前我国水资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威胁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林芝市县级以上水源
本研究以西藏4种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西藏铁线莲(C.tenuifolia)、甘青铁线莲(C.tangutica)、合柄铁线莲(C.connata)、绣球藤(C.montana)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子形态特征、植株各器官含水量及生物量测定、植物光合特性、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和内源激素变化等方面的实验,对西藏4种铁线莲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大小、形态特征对植物种子
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Mhr)的临床感染率较高,常存在于猪的鼻腔、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泌物中,在特定情况下可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肺炎以及中耳炎等慢性炎症的发生,继而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同时,Mhr还能感染人类,与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Mhr也是细胞培养中比较常见的污染物之一。本研究主要对Mhr的人工发病模型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Mhr感染致病
草地畜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关系农牧民的衣食住行,而草地的利用方式关系着畜牧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墨竹工卡社区处于半农半牧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境内,该社区牧民采用传统粗放型放牧模式,以放牧利用为主,没有投入性的管理措施,草场过牧较为严重,从而导致社区的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影响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合理的利用天然草地,维持草畜平衡,减缓草地退化,需要对社区放牧模式进行优化。本
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 L.)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性的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发展,防控比较困难。西藏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量大,小菜蛾发生普遍且严重,但对小菜蛾的抗性程度尚不明确。本次研究采用叶片浸药法对西藏6个地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常用药剂的抗性测定,并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不仅给国际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影响。犬肾细胞(MDCK)作为流感病毒易感细胞,普遍被用于疾病发病机理研究及疫苗研发,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细胞进行改造,可以提高细胞的增毒能力并实现病毒在细胞培养系统中连续稳定的
银白杨(Populus alba),广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藏等地。因其树干通直、树形高大及具有一定固沙能力,常用于园林规划与防风固沙;此外,耐寒耐旱的生理特性,使其成为西藏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作为白杨派中较难生根的树种,在西藏高寒环境条件下,传统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低,制约了银白杨的苗木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品越来越重视。硒元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且能够增加机体抗氧化性能,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西藏的肉食品主要以牛羊为主。在西藏地区生产健康绿色的富硒羊肉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菌种为约氏乳杆菌,采用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的选择性乳酸杆菌培养液、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加硒时间,使用正交设计软件设计试验方案。探索出最适宜于约氏乳杆菌转化亚硒酸钠的条件,并得到乳酸杆菌的富硒量。从林芝
肉鸡腹水是肉鸡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在高原地区尤为严重。乳酸菌是一类动物和人最常见最重要的益生菌,具有抑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可部分替代抗生素。本试验通过从散养的藏鸡新鲜粪便中分离乳酸菌株,筛选出益生效果好的乳酸菌,并应用到肉鸡上,初步研究藏鸡源乳酸菌对肉鸡腹水的影响。取得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采用饲养过程中没有添加抗生素的成年藏鸡的新鲜粪便为菌源,利用改良MRS培养基分离纯化菌
近年来,中央一直把目光聚焦于“三农”问题,且多次强调财政资金要往“三农”倾斜,也着重指出要充分发挥出支农资金的支柱作用。支农资金作为我国“三农”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其使用近况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学界广泛关心的问题。财政支农资金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改革,更能提高农民收入。理清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状态,并且解决掉阻碍财政支农资金效应发挥的各种因素,这是研究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现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