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条件下碳—碳,碳—氮键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xf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化学合成,俗称有机电解合成,是一门有机合成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有机分子或催化煤质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电荷相互传递,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及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规律。伴随着绿色有机合成的发展,化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怎样使反应条件更温和,后处理过程更简单,更节能和环保。相比传统的氧化还原剂,电子具有环境友好,后处理简单以及条件温和等许多优势,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需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电化学条件下碳-碳,碳-氮键的绿色合成方法。全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电合成的发展方向和最新进展;第二部分研究了有机电合成高烯丙基醇,脒类化合物和肟类化合物;第三部分研究了各种不同形貌锡的制备和表征。首先,我们在已有合成高烯丙基醇方法的基础上,先实现了成对电合成羰基化合物和高烯丙基醇,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在电化学条件下一锅法串联从醇合成高烯丙基醇。在阳极上发生醇到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而在阴极上同时析出金属锡,在电解液中发生烯丙基化反应。与传统的只利用单一电极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因为利用了工作电极和对电极而有效的利用了电能,同时反应的底物类型从醛类物质拓展到了醇类物质,反应条件温和。随后,我们研究了电化学条件下磺酰叠氮和脂肪胺的脒化反应。脂肪胺在阳极表面发生氧化生成活性中间体烯胺,进而与磺酰叠氮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最终形成脒类化合物。传统的脒化反应的催化剂被电子取代,后处理过程大大简化,此外脂肪胺的类型由传统的三级胺拓展到了一级和二级胺。反应大都定量转化,条件温和,该反应体系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我们进一步研究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一锅串联反应从醇合成了肟类化合物,硝酸钾既作为电解质又作为氮源。在阳极上发生醇到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而在阴极上同时析出金属锡,金属锡还原电解液中的硝酸钾原位生成盐酸羟胺,从而和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肟类化合物。研究发现空心锡球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该反应拓展了肟化反应氮源的类型。最后,我们研究了金属锡形貌的调控和表征。通过调节无机锡盐的浓度,我们得到了不同形貌的金属锡,有空心球,星状,棒状和不规则多面体状。此外,我们还尝试了用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稳定剂来合成纳米锡,得到锡纳米粒径在5nm左右。综上所述,我们将有机化学和电化学相结合发展了新的合成碳-碳,碳-氮键的新方法,它们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拓展了传统反应底物类型和催化剂类型的优点,同时也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为绿色有机合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以己内酰胺(CL)和苯乙烯(St)为原料,添加蒙脱土(MMT)和氧化石墨(GO),采用双原位聚合方法(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MCPA6/PS/MMT(GO)多相合金,并对多相合金体系
笼型寡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类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其分子尺寸约为1~3nm。POSS内部的硅氧骨架提供了强度,而外层的有机官能团提供了良好的聚合物相容性。具有反应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