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8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网络环境背景下,由网络所构建的新环境广泛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与行为方式。网络环境本身所固有的新颖、快捷、便利以及它所带来的互动、平等、自由的空间,正契合了大学生求知欲强、信息敏感度高的特点,使大学生成为了网络环境的主体,因而受到网络环境的价值辐射也很巨大。一方面网络环境延展了大学生的信息空间,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充斥的大量不良信息、错误观点言论,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甚至是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出现高尚道德理想与精神价值追求淡化、网络行为失范、价值观扭曲等等。  价值观是人们的行动导向与动力所在,它潜在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将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现实生活,也会引导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会对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今网络环境影响下,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科学价值观体系,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地区之一,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务实、理性等特点。因此,通过了解网络环境下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揭示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广西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广西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所涉及的传播学、教育学以及心里学等相关理论,阐明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了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从而提出了改善网络环境下广西高校开展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实施对策。  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理论指导: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青少年德育观。理论借鉴:传播学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知沟理论”、“大众传播受众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价值澄清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等。  第三部分是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首先对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过程、影响的发展模型出发归纳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网络环境下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剖析了当前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和成因。  第五部分提出了改善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策略,并希望以此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
其他文献
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等封闭型公司的闭锁性困境之一,其造成的后果是使公司难以形成可执行的决议,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与经营,不仅可能使公司利益受损,还有可能因此危及股东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作为中国法学的奠基人,董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