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血标本及胆汁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并评价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胆汁酸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入住于北京友谊医院行肝脏移植手术的符合要求的患者,共29例纳入研究;29例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并予以常规治疗,其中有5例患者术中保留T管引流。在此基础上术后患者均使用熊去氧胆汁酸胶囊(优思弗),术后3月(入组)转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滔罗特)继续治疗6月。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留取患者血标本及胆汁标本。留取患者血标本时间分别为入组前3月、入组前1月、入组时(基线)、入组后1月、2月、3月及6月,进行血生化检测,分析并比较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人体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保留T管引流的5例患者留取胆汁标本的时间分别为入组时及入组后3月,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分析5例患者服用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前后胆汁酸组成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不同时段血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TBIL、DBIL值比较分析可见,入组前1月两值与入组前3月比较有所下降,但指标于入组时上升,且高于入组前3月,入组后TBIL及DBIL值与入组时比较均有所下降,且入组后1月下降最为明显,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入组前1月及入组时的ALT值与入组前3月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各时段患者ALT均有所下降,且入组后1月降值最为明显,入组后3月至6月有小幅度升高,但均低于入组时水平;(3)ALP值于入组前3月至入组前阶段有所上升,于入组后1月至入组后6月均呈下降趋势,且入组后6月与入组时相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ST值在入组前3月至入组前呈上升趋势,入组后各时段较入组时相比明显降低,且入组后1月值与入组时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入组前3月、入组前1月及入组时的GGT值呈上升状态,入组后与入组时相比明显下降,且入组后6月值与入组时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6)TBA值于入组时上升至最高状态,入组后各阶段与入组时相比均有所下降,且入组后2月值与入组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依据患者入组后各值上升与下降分为上升组和下降组,其中ALT、AST及TBA值中上升者24例,下降者5例;TBIL、DBIL、ALP及GGT值中上升者17例,下降者12例,各值分析如下:(1)TBIL值上升组在入组后前3月均呈现上升趋势,入组后6月有明显下降,下降组在入组后基本呈现下降趋势;DBIL值上升组在入组后1月及2月有小幅度上升,入组后3及6月下降,且6月下降最为明显,下降组呈现波动状态,入组后6月与入组时相比无明显差异;ALP及GGT值上升组在入组后1月有明显下降后呈上升状态,但上升情况均低于入组时水平,下降组在入组后表现为缓慢下降趋势,且ALP值在入组后1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T值下降组在入组后1月下降明显,2、3月波动较小,入组后6月上升,上升组入组后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两组入组后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值上升组在入组后3个月后开始上升,第6个月继续上升,下降组则在入组后先有下降然后逐渐上升,6个月时虽有回升但与入组时相比仍较低;两组不同时段TB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示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5例患者服用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前后胆汁酸变化情况分析:(1)应有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后胆汁酸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较应用熊去氧胆酸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有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后胆汁酸中甘氨熊去氧胆酸含量较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时明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术后使用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与肝移植术后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相比,牛磺熊去氧胆酸较熊去氧胆酸明显提高胆汁酸谱中的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降低甘氨熊去氧胆酸含量。降低肝移植术后发生胆汁淤积并发症。具有较优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