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能耗率原理的泵站引河弯道流动计算与优化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泵站工程在防洪、灌溉、排涝和调水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河前池作为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水力设计可以保证水流平顺稳定,为水泵运行创造良好的进水条件,对改善水泵装置的能量性能和汽蚀性能都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最小能耗率原理,将最小能耗率作为目标函数,首先以河道底宽、断面平均水深、边坡系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边界条件和水流特性为约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遗传算法一次优化三个设计变量,其次给定其中一个变量优化其它两个变量分别求得优化断面参数。通过两者的对比验证了一次优化断面参数的正确性。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即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改进,CFD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目前功能最全面,适用性最广的CFD软件之一的Fluent软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正逐步展开。为了进一步分析采用优化断面后引河弯道、前池的流态、流场情况,本文以FLUENT软件为平台采用N—S方程和RNGk-ε紊流模型,选择相应优化断面通过FLUENT前处理器GAMBIT建立引河弯道、前池、进水流道和出水管的三维实体造型,并在网格剖分过程中采取局部加密技术来提高网格质量。然后给定边界条件,运用SIMPLE算法对其进行三维水流流动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能耗率原理设计的引河弯道断面参数较为合理。同时根据前池流线图、流道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均匀度等,发现能耗率与断面流速分布并没有确定的关系。前池水流仍然存有偏流、回流,为此在引河弯道中加入了导流墩,加入导流墩后前池圆弧翼墙处大尺度涡大幅减小,水流也更平顺地流入前池,满足水泵均匀配水要求,提高了泵站的运行效率。本文为引河弯道的设计提供一种借鉴方法。
其他文献
岩溶问题是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中常见而又困难的问题之一,含有石膏岩等可溶岩的地层岩体是国内外建坝史上出现问题较多的一种坝基岩体。进行石膏岩力学性质研究时,需要考虑溶蚀
  作者首先介绍了高光谱遥感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和应用前景,高光谱遥感融合了光谱分析和成像遥感的优点,可以利用精细光谱特征分析、识别目标的种类和表面状态,给人防工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