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的蔓延和居高不下的致死率使其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一大痼疾。多年以来大量的天然抗肿瘤提取物和人工修饰合成的新型药物经由临床验证后被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之中,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曙光。然而即使到了现在也没能完全遏制其迅猛的势头。有关化疗药物引起巨大毒副作用和耐药株的产生的报导早已不绝于耳。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且不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毒性,同时不易引起耐受性的新药。实验室之前设计了一系列的α螺旋肽G(IIKK)nI-NH2(n=1-4),成功地证明了当n增加的时候,抗肿瘤活性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G(IIKK)3I-NH2有着最佳的效果,即满足高效低毒的特点。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分别删除了其N端和C端的氨基酸残基,合成了(IIKK)3I-NH2,G(IIKK)3-NH2,(IIKK)3-NH2这三条新的两亲性阳离子多肽,以便进一步深入地考察抗肿瘤机制和两端残基对抗肿瘤效果的影响。首先我们借助圆二色光谱仪发现这四条抗肿瘤多肽在亲水环境中为无规卷曲,疏水环境则被诱导生成α螺旋的二级结构;通过MTT法得知,这一系列的多肽对以Hepg2,Hela,A375,B16,HL60为代表的肿瘤细胞和以HDFa,COS7,人红细胞为代表的正常细胞的毒性大小均满足G(IIKK)3I-NH2≈(IIKK)3I-NH2>G(IIKK)3-NH2>(IIKK)3-NH2这个规律,说明C端的I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相对于N端的G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然后我们分别用Calcein-AM,DAPI和Rhodamine-Phalloidin对细胞进行荧光染色,证实了药物的加入会引起细胞膜破损,细胞核弥散,骨架坍塌变形等一系列特征;为了分析抗肿瘤多肽在细胞内的定位,我们合成了FITC标记的G(IIKK)3I-NH2和Rhodamine标记的(IIKK)3-NH2,得出二者均是利用静电吸引和疏水结合与细胞膜发生作用,不存在特异性的结合位点。它们抗肿瘤活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分子对膜表面造成的压力大小;最后我们选取了目前广泛应用的阿霉素为参照。将G(IIKK)3I-NH2和阿霉素各自反复与细胞作用培养,以期能筛选出耐阿霉素却对螺旋肽无法产生耐药性的细胞株。